傳統(tǒng)春節(jié)是以除夕夜的鞭炮開始,以上元夜的彩燈收尾的。一個震天動地的聲響,一個絢麗奪目的色彩,體現(xiàn)中國人獨特的想象力。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看燈,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燈市”,或者叫做“鬧花燈”,也有叫做“踏燈節(jié)”的,民國竹枝詞里就有“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無論是一個“逛”字,還是一個“鬧”字,或“踏”字,都體現(xiàn)了那時燈節(jié)的張揚勁頭兒。我以為,只有立春被稱之為“咬春”、“打春”、“踏春”,才能夠與之對仗和比擬。那勁頭兒,就類似西方的狂歡吧?都是迎接春天到來的心情的一種宣泄吧?
我佩服中國人的智慧,簡單的一盞盞燈,在我們的手里,可以變化萬千,展現(xiàn)著豐富無窮的想象。《京都風物志》中,曾經有過這樣對元宵燈的記載:“其燈有大小、高矮、長短、方圓等式,有紗紙、琉璃、羊角、西洋之別,其繪人物,則列國、三國、西游、封神、水滸、志異等圖,花卉則蘭菊、玫瑰、萱、竹、牡丹,禽獸則鸞鳳、龍、虎以至馬牛貓犬與魚蝦蟲蟻等圖,無不顏色鮮美,妙態(tài)純真,品目殊多?!痹谶@里,人們已是看燈不是燈,有著更多象征的意義和美好祈愿在燈里面了。繽紛的燈光幻影里,有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包括審美、性情、志趣、祈愿與民俗諸多方面,眾多的燈匯聚一起,就是一個小百科全書呢。
如今,我們的春節(jié)越發(fā)重視了除夕夜的鞭炮,伴隨著高科技和財大氣粗,越來越驚天動地。但是,元宵夜的燈顯得有些不大給力。我們春節(jié)的儀式感,已經日漸衰弱,在收尾時候的元宵節(jié)更顯得有些疲憊,仿佛力不從心。元宵還是在吃,燈卻沒有以前那樣的輝煌和豐富。
在老北京,燈節(jié)在街巷里,在平民百姓之間,方才會有“鬧花燈”的那種“鬧”勁兒。那時候,前門和琉璃廠一帶,最為輝煌。清竹枝詞里,“細馬輕車巷陌騰,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閑煞團圓月,多少游人只看燈?!闭f的是那時候的盛況。即便在小胡同里,在四合院里,小孩子們也會提著走馬燈、氣死風(一種簡單的圓形燈籠,說它“氣死風”,是因為提著它怎么跑,風也吹不滅),或者小橘燈,繞世界跑。現(xiàn)在,燈節(jié)已經萎縮進了公園或電視里了,即使街巷、高樓大廈和商家店鋪前,可以看見燈,卻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無法和《京都風物志》中所列舉的那些琳瑯滿目的燈相比了。對于元宵節(jié)的燈,我們的想象力似乎在退化,元宵節(jié)的味道也隨之只剩下了元宵的一種味道。
小時候,我家住前門樓子東邊的西打磨廠胡同,元宵節(jié)之夜,是燈火熱烈的地方之一。前些日子,我去了一趟這條老街,還看見我們大院大門口房檐上專門掛燈的粗粗的鐵鉤子。那時候的元宵節(jié),一胡同的各家院子前都會掛起各式各樣的燈,溢彩流光,才能夠真正稱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如今,順著老街望去,一排院子灰色魚鱗瓦的房檐下,一溜兒生銹的鐵鉤子,間隔半米左右排列在那兒,彎彎翹著老式古樸的造型。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它們依然還在,燈卻不會再掛起來了。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被日子漸漸遺忘,被我們自己的手漸漸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