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傳統(tǒng)
客家人作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可集中概括為艱苦奮斗、熱情好客、尊師重教、愛國愛鄉(xiāng)。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閩粵贛地區(qū),由于平原地區(qū)已被原住民占據(jù),一般只能定居在貧瘠山區(qū),因而生活艱苦,必須奮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婦女,以勤勞賢淑聞名天下,農(nóng)活家務(wù)都出色,家庭觀念特別強,有“鐵漢”之稱;早期客家人作為移民,居住在人煙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區(qū),人際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團結(jié)互助共同克服困難的意識也就特別強,雖然生活艱苦,但養(yǎng)成了熱情好客的文化傳統(tǒng);客家先民從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數(shù)都有是出身于“書香門第”,因而文化素質(zhì)較高,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tǒng)。其中梅州表現(xiàn)最為突出,被譽為“文化之鄉(xiāng)”。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舊稱“外江戲”、“興梅漢戲”,1933年改稱漢劇。流行于廣東的梅縣、汕頭和粵東北、粵閩贛邊區(qū)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間,徽劇傳入廣東后形成。 廣東漢劇的表演程式與京劇、湘劇、祁劇、湖北漢劇等劇種大同小異,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和風(fēng)格。它的武功屬南派,臉譜有百多種,以黑、紅、白三色為主,黑色象征剛勇,紅色象征忠賢,白色和青色象征陰險、奸詐。廣東漢劇的音樂唱腔以皮黃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調(diào)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樸實淳厚,高昂悲壯,是廣東漢劇音樂唱腔固有的風(fēng)格特點。其角色行當(dāng)分公腳、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紅凈、烏凈、丑腳等九大行。它的伴奏樂器也頗有特色,頭弦、大蘇鑼及號頭是廣東漢劇特有的伴奏樂器。 廣東漢劇傳統(tǒng)劇目有八百多個。較著名的有《百里奚認妻》、《齊王求將》,現(xiàn)代劇目《一袋麥種》。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縣話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廣東的東部和北部地區(qū),全省約有二十多個縣市屬客家方言區(qū)。它以梅縣話為標(biāo)準,因為梅縣話影響大,語言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遷移中形成的一種漢語方言。東晉以前,客家先民原來聚居在中原一帶。西晉末,中原地區(qū)發(fā)生了各種戰(zhàn)爭和自然災(zāi)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經(jīng)唐末五代十國的離亂,又有的進一步南遷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亂,客家先民又進一步移入廣東,逐漸入居粵東一帶。宋代戶口有主戶和客戶之分,分,后來者入客戶,故有客家之稱。在移居的過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時間,至唐、宋時期方入粵,因此其方言較接近兩湖方言。在廣東四種方言中,也顯得與普通話差異最小??图曳窖杂辛鶄€音調(diào),平、入聲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保留了六個古人聲韻尾。其書面語與口頭語在語音上有較大差別。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話,入居廣東后,受著不同廣東方言和地理歷史環(huán)境影響,因而逐漸消失了卷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