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舊時(shí),男女年滿十四五歲,父母就托媒議婚。男家送去項(xiàng)圈、戒指、手鐲,稱之“插定”;一二年后,送去庚帖、聘禮,稱之“送茶”;再待“日子單”送去,女家就按期把女兒嫁出。
迎娶前,男家要給女家送去“禮擔(dān)”,魚不得少于5公斤,豬肉不得少于25公斤,新郎方可在媒人陪同下前去“拜門”。女家則在這天,宴請新郎和親友。次日是新娘“出門”的日子,頭戴鳳冠,身穿蟒袍,乘坐大紅花轎。新娘進(jìn)門后,男家擺起酒席,用轎子把女家親戚請來赴宴。喜慶結(jié)束后,女家再用小轎把新娘接去,稱之“嬉月滿”。小住數(shù)日,再讓新娘帶上大袋茶點(diǎn),返回夫家。
新中國成立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包辦婚姻少見,禮俗也不再繁瑣。反映在婚姻問題上,主要是婚事奢辦,費(fèi)用驚人。
喪葬
宋以前流行“天葬”,把棺木置于山頂或巖洞,俗套簡單。宋以后風(fēng)行土葬,集儒、釋、道、星命、巫覡、堪輿于一俗,極為繁雜。大致是:臨終時(shí),子女跪于床前,稱之“送終”;斷氣后到河邊取水為之沐浴、更衣,稱之“買水”;到娘舅等長輩家跪告噩耗,稱之“謝孝”,將死者生卒年月和喪儀諸事貼于門前,敬告諸親友,稱之“訃告”。此時(shí),喪家應(yīng)派人去請道士和“陰陽先生”,前者是來布設(shè)靈堂,為死者薦亡超度;后者是幫助踏勘墓地,尋一處理想的“風(fēng)水龍脈”。
從死者斷氣時(shí)起,凡遺體移動、入殮、出殯、進(jìn)壙,都得按道士擇的“吉時(shí)”進(jìn)行。孝子披麻掛帛,倘生辰與死者“相沖”,還得回避。親友在尸體入殮前來吊唁的,稱之“相望”,入殮后來吊唁的,稱之“吊祭”。入殮和吊祭時(shí),道士口念經(jīng)咒,手搖鈴刀,引導(dǎo)眾人圍著遺體或靈柩繞行,稱之“繞燈”。繞畢,再向亡靈禮拜。拜時(shí)如遇長輩,孝子得跪在一旁敬謝。吊唁的親友一般送香燭紙、金銀山之類冥物,至親則另加“菜儀”小包。死者若是丈人或丈母,有錢的女婿得送整條豬、羊,家窮的亦可用豬頭和鵝代替。喪家對前來吊唁的親友一般回謝布帛,遠(yuǎn)的和至親則留下吃“齋飯”?!俺鰵洝鼻埃朗肯冉o死者做“上山祭”,后搞“趕重喪八座”,是時(shí)道士頭纏紅巾,手捏咒訣,狂呼亂舞。靈柩抬出后,道士又忙著搞“抑煞”等所謂鎮(zhèn)邪驅(qū)鬼之事。入土后,孝子換上長衫,帶回“風(fēng)水”,拜謝天地祖宗,并在當(dāng)晚舉辦“葬墓酒”,款待“八仙”和親友。
新中國成立后,提倡火葬,葬俗略有改變。但一些農(nóng)村,依然如故。
壽誕
嬰兒出生,要請“產(chǎn)頓”;長到周歲,要給“記周”;此后每逢10歲、20歲、30歲、40歲,都要為之“記十”。50歲乃年過半百,古訓(xùn)不宜喧張。60歲起,逢十祝壽,稱之“旬慶”。
父母壽慶,一般由子女主持。女婿送的禮物,要有一對壽燭和一長串鞭炮;親友則無定,可送衣服,也可送外具“桃儀”的小紅包。壽辰之日,女婿拂曉即起,盥洗后負(fù)責(zé)插香、點(diǎn)燭和燃放鞭炮。早餐是4炒盤加“長壽面”,午餐宴請女客,晚餐宴請男賓。大戶人家的60壽慶,還要制錦帳壽屏,極為隆重。解放后,壽慶活動屢有舉行,唯制作錦帳壽屏者已趨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