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種打擊樂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懸石,右半像手執(zhí)槌敲擊。磬起源于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后來有多種變化,質(zhì)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制、銅制的磬。
磬是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的石質(zhì)打擊樂器,為“八音”中的“石”音。磬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它造型古樸,制作精美。謦的歷史非常悠久,在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磬曾被稱為“石”和“鳴球”。當(dāng)時人們以漁獵為生,勞動之后敲擊著石頭,裝扮成各種野獸的形象跳舞娛樂。這種敲擊的石頭就被逐漸演變?yōu)楹髞淼拇驌魳菲黯?。謦最早主要用在先民的樂舞活動中,后來它和編鐘一樣,用于歷代上層統(tǒng)治者配合征戰(zhàn)和祭祀等各種活動的雅樂中。
磬的歷史悠久,據(jù)先秦文獻《尚書·益稷》記載:“戛擊鳴球”,“擊石拊石”。這“鳴球”與“拊石”,即是磬在遠古時期的稱呼。磬的名稱,見于《世本·作篇》,傳說為堯、舜時人無句所作。或傳:“磬,叔所造?!笨梢?,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相當(dāng)于堯或舜做部落聯(lián)盟酋長時,磬已在使用?!秴问洗呵铩す艠菲份d:堯命夔擊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獸”,描繪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會的樂舞生活場景。商代時磬已廣泛流傳,制作精美,為王室宮廷樂隊所用。甲骨文中的“磬”字,左半部像以繩懸石,右半部像一人以手執(zhí)槌作擊狀?!对娊?jīng)·商頌》中,有“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的記載,商石磬大多呈上弧下直的不等邊三角形。
按照使用場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為特磬和編磬兩種: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時演奏的樂器;編磬是若干個磬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宮廷音樂。20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楚地的編謦制造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
20世紀(jì)70年代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長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擊之聲音悅耳。經(jīng)測定,此磬距今約4000年,屬于夏代的遺存,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磬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