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相傳是人類始祖女媧制作出來的。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記載距現(xiàn)在有3000多年的歷史。
竽,古代吹奏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shù)亦較多。《韓非子·解老》:“竽也者,五聲之長也,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等唱則諸樂皆和”。其形狀如笙而較大,在漢代樂俑和石刻畫像中多有吹竽的圖象。竹制竽管,管的下部有簧片,前后兩排插在木制的竽斗上,竽嘴也為木制。古人黃滔據(jù)此寫有《省試——吹竽》一詩:“齊竽今歷試,真?zhèn)尾浑y知。欲使聲聲別,須令個個吹。先后無錯雜,能否立參差。次第教單進,宮商乃異宜?!?/p>
竽能表達人的情意,既能娛人也可自娛。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尤為重視,傳說中的“濫竽充數(shù)”這個典故也是出自春秋戰(zhàn)國。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載:“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稟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這個典故是說:“處士南郭先生并不會吹竽,但是他看齊宣王喜歡聽竽,又看到這是幾百人的大齊奏,可以渾水摸魚,于是就趁機混在三百人中間,搖頭晃腦假作吹奏狀。而宣王死后,涽王繼位。這位涽王不喜歡聽大合奏而喜歡聽獨奏,要一個人一個人的吹。南郭先生自知不行再也混不下去了,為了怕露餡,趕快自動溜掉。”
這就是“濫竽充數(shù)”的典故。這個“濫竽充數(shù)”的典故用起來還有一種意思,除了比喻沒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的人不稱其職以外,還有一種是卑稱,用來表示自己才疏學(xué)淺,自謙的意思。
日本奈良正倉院收藏唐代竽三支。吳竹竽二支,分別長87、78.8厘米。斑竹竿一支,長91.8厘米。竽斗木制,髹漆,十七管,有細(xì)長的吹嘴。與當(dāng)時的十七簧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