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河源市和平縣糧溪坪地,有座猶如小塔尖般的青磚建筑,周身用清代的大塊火燒青磚砌成,它就是見證客家人敬惜文字風(fēng)俗的“惜字爐”。記者近日慕名來到糧溪坪地,參觀了這坐藏于深山的惜字爐。
惜字爐是當(dāng)?shù)剜l(xiāng)民用于火化廢書紙的小塔,三層仿樓閣式清代建筑。盡管歲月流逝,風(fēng)侵雨蝕,惜字爐略顯蒼老,但凝重、渾厚的氣勢依然可見。記者看到,惜字爐第一層青石上鑲有筆力遒勁的“惜字爐”三字,旁有對聯(lián)“字化煙云騰異彩,爐留翰墨自留香”。爐頂蓋青瓦,頂端有一個惟妙惟肖的葫蘆,寓“福祿”之意。
據(jù)和平縣縣志記載,坪地惜字塔是文塔的一種,建這種塔的緣由,一說是古人愛惜字紙,教人敬惜紙墨。一說是懷才不遇或官場失意之人,將自己用心血寫成的詩文投入塔內(nèi)焚燒,希望由此擺脫滯運。
據(jù)坪地村的老人講述,坪地村歷代都出文人雅士,舞文弄墨者甚多,常將不滿意的手稿焚于塔內(nèi),從不亂扔亂丟,養(yǎng)成了惜字風(fēng)俗。惜字爐是當(dāng)?shù)乜图胰顺缟形幕⒅匾暯逃牧己美C。“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wèi)兵要炸毀“惜字亭”,當(dāng)?shù)孛癖娮园l(fā)保護(hù),才使這座珍貴的文化景觀較完整地保存到現(xiàn)在。
老人回憶說,20多年前,還見到村人拿著字紙到惜字爐畢恭畢敬地焚燒。坪地村曾有這樣的鄉(xiāng)間約定,有文字的紙張不得用于裱糊、包裹,更不能踐踏,果真成為廢品,必須送到惜字爐焚化,并將灰燼專程投入到清凈的糧溪河。
和平縣博物館館長陳子昂說,坪地惜字爐是客家人敬惜文字風(fēng)俗的歷史見證,對后世研究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習(xí)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價值。
據(jù)悉,惜字爐目前在和平縣有兩處,一處在糧溪坪地,一處在下車五眼橋。陳子昂說,下車五眼橋旁邊的惜字爐建筑年代,與坪地惜字爐年代相近,不為人熟知,很多人不知道是一座惜字爐,如今連爐口也被封上。
據(jù)史料記載,“惜字爐”又名“惜字塔”、“圣跡亭”等,是昔日文人墨客燒毀文字紙張的地方,凡是有文字的廢紙必須集中于惜字爐焚毀,以示對知識的敬重。焚燒字紙的風(fēng)俗早在宋、元之際已逐漸流行,到明清時達(dá)到極致,將“惜字”之風(fēng)與功過相結(jié)合,使之道德化。池蓮師太在《自知錄》中甚至寫道:“拾路邊字紙火化,百字為一善;遺棄字紙不顧,十字為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