镲是由鈸派生而來的一種樂器。蒙古、藏、侗、傣、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又稱水镲、小水镲、镲鍋。流行于全國各地。響銅制,缽形,外觀與鈸十分相像,一般镲體較小。镲面較平,厚度比鈸稍薄、較鐃略厚,中部碗小頂圓。镲通常成對使用,是一對形狀相同的的金屬圓盤,中間有凸起的半球形鼓包,鼓包頂上有個為穿入手帶或握柄用的小孔,手持柄帶使镲左右或上下互動碰擦發(fā)聲,也常用單片镲以棒槌擊奏。演奏時,持镲和演奏技巧與鈸相同,發(fā)音清脆明亮。常用于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樂隊中,它多與鑼、铓、鼓相結(jié)合,為旋律敲擊板、眼。中國通常將其與鐘、鈴、鑼等銅制樂器統(tǒng)稱為“響器”或“銅響器”。這些樂器主要用青銅制作,隨青銅時代的來臨而問世。兩镲互碰,猶如人類拍巴掌,是拍巴掌的延伸。
镲在傳入中國的千余年來,普遍在從宮廷到民間的全國范圍流行,歷久盛行不衰。在宮廷和官府,常用于宴饗(燕樂)、祭祀、禮儀、儀仗等場合?!端问贰泛汀哆|史》均記載,皇帝儀仗中有用鐃的吹鼓手。镲也是舊時軍隊的響器。全國宗教寺院都有鐃鈸,是道教、佛教(包括蒙藏喇嘛)的“法器”。镲更是各種戲劇、音樂和歌舞的常備樂器。隋朝宮廷的九部樂中的五部和唐十部樂中的七部,均規(guī)定用鈸。隋唐時期已將镲用于鼓吹樂。清朝宮廷的鼓吹樂《鐃歌樂》對镲更為重視,用于祭祀、朝會、宴會、出行和停留時,以及出師、宣捷、凱旋的祀神拜天行禮活動。
镲在民間,已盛行約1500年之久,至今歷久不衰。普遍用于各地的戲劇、器樂、曲藝等場所,如“陜西鼓樂”(用大小鐃和大小鈸多達四種)、“山西八大套”、“冀中管樂”(用大小鈸鐃三種以上)、江蘇“十番鼓”、“十番鑼鼓”和“北京寺院管樂”等,以及昆曲、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蘇南吹打等民間器樂合奏,舞龍、舞獅和歌舞等,幾乎無不用镲。民間擊镲的技法很多(如上所述),還有一些特殊的擊镲技法。如有些民間樂隊和說唱伴奏,用槌棒敲單片镲的邊發(fā)音;“福州評話”用镲是右執(zhí)單片镲,用套在右拇指上磁環(huán)擊镲邊發(fā)聲,同時左手可持小棍擊镲;四川曲種“荷葉”也用單镲伴奏;侗族的小镲(直徑9.8厘米)也是用槌敲擊。
中國民間的镲種類繁多,有些名稱有別,有些形制和用途特殊。如西藏用于寺院和藏戲的镲,稱“布哉”、“布筒”和“博其”;納西族的镲似鈸而較厚,稱“叮響”;蒙古族直徑7.6厘米的镲,似鈸卻稱“碰盅”(與小鐘形的“碰鈴”或“星”同名);河南戲曲、秧歌和樂隊用的镲稱“鉸子”;北京寺院管樂用的小镲稱“銛子”。有些特殊的镲,如寧夏回族的“環(huán)镲”,是在成對镲的邊緣裝有一圈能活動的小環(huán),擊镲時環(huán)镲相碰,增加一些唰唰聲,也可單獨搖镲使環(huán)碰镲發(fā)聲。更奇特的是,镲被用作一種服飾:如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赫哲、錫伯等族,在薩滿服前后掛一些似镲的金屬圓盤,表演活動時互碰發(fā)聲,稱“銅鏡”,實際也是起自殷商、古代照臉用的、形狀像镲的鏡子。無獨有偶,西藏珀尼族婦女的服飾,也常在后背掛一面直徑約30厘米的鈸。
镲伴人類文明誕生,至今已有5000余年歷史,在中國流傳也已有1700年之久。镲至今在世界許多地區(qū)仍備受重視,可謂生命力長盛不衰。中國現(xiàn)在是世界上镲類樂器最豐富、流行最廣、最受重視的國家。中國東西南北中所有省市自治區(qū),沒有一個沒有镲的;13億人口56個民族中,共計44個民族都用镲。镲必將伴隨人類的文化生活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