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篥,也稱管子, 古代管樂器之一種,多用于軍中。流行于我國北方。它的管身多為木制,上面開有八孔,管口插一葦制的哨子而發(fā)音。它是由古代龜茲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名稱也是從古龜茲語的譯音而來。最早文獻見于南朝何承天的的《篡文》:必栗者,羌胡樂器名也。而唐代的段安節(jié)則在《樂府雜錄》中為我們明確了它的發(fā)源地:篳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名悲篥,有類于茄。龜茲,即今天新疆的庫車縣。
篳篥分有大篳篥、小篳篥等種類,起初篳篥是用羊角和羊骨制成,而后改由竹制、蘆制、木制、楊樹皮制、桃樹皮制、柳樹皮制、象牙制、鐵制、銀制等等,而以竹制最為普遍,制作較易。
篳篥在漢魏時代由西域龜茲傳入內地,至唐代已盛行中原。成為唐代宮廷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隋唐宴享的胡樂中,以龜茲樂為主,此外天竺樂、疏勒樂、安國樂、高昌樂中都有篳篥。當然就許多著名的篳篥演奏家,如安萬善、尉遲青、董庭蘭、李龜年、敬納、張野狐、王麻奴、薛陽陶等,其中有不少是從絲綢之路東來的少數(shù)民族藝術家。
在伯孜克里克的千佛洞內,專家在搶救一批殘破的壁畫時,于一幅佛陀本生故事的畫面里,出現(xiàn)了一些樂者,其中一人吹奏的,便是篳篥。其形彎曲,下細上粗,可見,最初的篳篥是由羊角或牛角制作而成,傳入中原后,才改用竹制,體身也由彎變直。這時的形態(tài),可以在北魏開鑿的云崗石窟的壁畫中看到。
篳篥的音色或高亢清脆,或哀婉悲涼,質感鮮明,在法曲等演奏中常為領奏器樂。經(jīng)絲路作為胡樂的一部分傳至中原,也深受人們喜愛。管子的音色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xiàn)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廣,多用于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寺院音樂等。
一日黃昏,胡人樂師安萬善面對著黃沙掩映下的落日霞光,又吹起了他的篳篥,凄清愁苦之音讓詩人李頎感慨萬千,寫下了《聽安萬善吹篳篥歌》“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xiāng)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飚風中自來往??萆@习睾`遛,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fā),萬籟百泉相與秋。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唐玄宗一直是胡舞胡樂的發(fā)燒友。據(jù)傳,他曾讓胡人樂隊到宮中為其演奏了數(shù)天數(shù)夜的胡樂,聽得如癡如醉。那一刻,他是否也迷戀于這種音色能夠表達人類心聲的小小樂器呢?
篳篥得以在千余年間普及,其重要的原因是篳篥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功能。篳篥通過氣息支撐,可以表現(xiàn)出圓潤不斷,委婉起伏的持續(xù)音。它的音色深沉、渾厚、凄愴,對人們思想感情具有強烈的激發(fā)力,特別是表現(xiàn)悲憤、激昂情緒時有獨到功能,古人往往借它抒發(fā)傷時感事的情懷。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流行的巴拉曼,至今仍然保持古龜茲篳篥形制,用葦子制作,與木制管相比,音色略帶沙啞,更具有新疆地方特色。巴拉曼即古代篳篥的遺制。巴拉曼在維吾爾語里稱“皮皮”,即簧片之意,巴拉曼可以用于維吾爾一切歌舞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