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派是我國最為知名的傳統(tǒng)門派之一,發(fā)源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歷代教派,從張?zhí)鞄焺?chuàng)天師道正一派,經(jīng)歷了源于東晉時期以陶弘景為首的上清派;形成于北宋年間,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間的丹鼎派南宗;元朝的全真道龍門派;清代末年的青城派。青城派是中國道教的重要道派,也是中國武術(shù)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歷史,歷代高手輩出,僅清代即出了111個武舉人。
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術(shù)講輕靈飄逸,舒展大方,佛家講小手連環(huán),輕步行走,俠家講擅長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戰(zhàn),總體來說,都受青城山道教文化影響很深,擅吐納養(yǎng)生,重實戰(zhàn)搏擊,步型,身法,手法奇特,與國家競技武術(shù)區(qū)別很大,被聯(lián)合國確定為青城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城派,相傳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習傳之。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張紫陽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還丹之妙道?!币庵^張伯瑞曾師事青城丈人。此派論著有《青城秘錄》、《大道玄指》。其功法綜合南北陰陽與雙修的長處,又上肇關尹子,形成以虛無為體、以簡要為用、心平實為功的基本特點。由于此派功法習傳多為“密符”,“授受均極不易”,故知者甚少。近人蕭天石自稱得覽《青城秘錄》、《青城玉房訣》等,了悉其旨歸,在其《道家養(yǎng)生學概要》、《道海玄微》中作了闡述。青城派修煉最重一個“無”字,自“虛無”二字去體認參證。因而主張,功法下手即從最上乘起,修得上乘,中下乘之效驗可兼得,無為而有為,無作而有作。該派認為無修而有修,斯為大修;無成而成,斯為大成;無德而德,斯為大德;無有而有,斯為大有。在“清靜無為”中突出地講求心無為,即心性清靜無為,反對只知求清靜于外,不知求清靜于內(nèi)。因此,心性清靜無為,便生有為,心清靜無功,便生有功。同時,在靜觀止念過程中切忌沉思冥想,切忌妄生意象與心象,從而與禪宗的參悟法相區(qū)別。
青城丹法的“無為”修持集中體現(xiàn)在歷代的口訣上,即“守無致虛”。其中分三個層次:初步入手功夫為“守中致和”;第二步為“了一化萬”,第三步為“萬化歸一,一歸虛無”。然而其“訣中訣”久已不傳,故修持者通常難以把握見驗。青城功法雖采南派陰陽雙修法,但僅限于上乘雙修法,即男不寬衣,女不解帶,“千里神交,萬里心通”,相傳青城丈人說:“采補之道,非房中采陰補陽之事。而系采天地之氣以補我之氣,采天地之精以補我之精,采天地之神以補我之神。因天地之化,以造我之化;因天地之命,以續(xù)我之命;天地之氣不息,則我之氣不息矣;天地之化不止,則我之化不止矣;天地之命不壞,則我命亦不不壞矣。因天地之生生不已以成我之生生不已;則天地之命常新,而我之亦常新矣。”(引自蕭天石《道家養(yǎng)生學概要》)這種雙修法實際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氣交身不交,神交體不交。因而青城派之雙修法可稱為“清修中主雙修者”。據(jù)蕭天石介紹,《青城秘錄》中對陰陽逆用法、乾坤返還法、大灌頂法、小灌頂法、闔辟天機法、鉤提秘術(shù)、鑄劍九法、三溫鼎法、九溫鼎法、采攝秘要、火候詳指、煉藥九訣、龍虎丹法別傳、出神還虛指等均有詳實闡釋。尤其對女子修煉法有詳盡論述。
現(xiàn)任掌門人劉綏濱,道號信玄,被余國雄宗師授權(quán)為青城派第36代掌門人。曾獲中國電視吉尼斯擂主,國際武術(shù)比賽冠軍,現(xiàn)為四川省道教協(xié)會理事,中國武術(shù)青龍七段,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士,世界武林聯(lián)盟教授,2008年中華養(yǎng)生健康國際論壇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