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坪中秋民俗活動“裝故事”演出中 “我們家盈盈真勇敢,再笑一個,讓記者拍照留影!”盈盈是樂安縣湖坪鄉(xiāng)高屋下村的16個月大的女童,今年中秋期間,被村里選派參加了為期7天10場“裝故事”的演出活動。9月11日上午,記者在湖坪街道拍攝“裝故事”活動時,盈盈的奶奶十分高興地要求記者給盛裝下的盈盈多拍攝幾張照片。
9月6日至12日,農歷八月初九至十五,樂安縣湖坪鄉(xiāng)街道上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鞭炮聲、鑼鼓聲、歌舞聲、喧鬧聲響徹云霄,備受矚目的大型中秋民俗活動“裝故事”隆重上演,吸引了中國民俗攝影協(xié)會上海、杭州分會的數(shù)十名攝影愛好者和近萬城鄉(xiāng)群眾、游客前來拍攝、觀看。
湖坪舉行“裝故事”活動歷史悠久,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文革期間中斷后,1984年恢復“裝故事”活動,至今也有20多年。盛況空前的民俗活動吸引了周邊群眾數(shù)萬人前來觀看,將湖坪街道擠得水泄不通,有很多攝影愛好者提前數(shù)天從外地趕到湖坪住下,為的就是一大早起來搶占有利位置拍攝“裝故事”這個民俗活動。專程慕名而來拍攝的上海攝影師陳先生感嘆道:“湖坪‘故事會’活動規(guī)模之大、參加人員之多、喜慶氣氛之濃實屬罕見,獨具特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湖坪“裝故事”是湖坪王氏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深受樂安群眾喜愛,其規(guī)模宏大,歷史悠久。2008年被批準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據該村村譜記載,明萬歷年間,湖坪突然瘟疫流行,人畜死傷無數(shù)。王氏族長依據山西“裝故事”的習俗,讓村中十余名年輕人分別裝扮成“鐘馗”、“鐵腳”等剎神,敲鑼打鼓,搖旗吶喊,連續(xù)七日七夜方將瘟神趕走,湖坪村從此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為了紀念驅瘟成功,湖坪村爾后每年中秋節(jié)期間都舉行“裝故事”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裝故事”不再是單純的驅瘟避邪形式,而逐漸演變成一種祈福酬神的民間娛樂活動,也增加了對眾多歷史英雄和傳奇人物的裝扮。湖坪“裝故事”人物一律由1—3周歲兒童裝扮,按村中群眾說法,參加過“裝故事”的兒童膽子大,無病無災,能健康成長。因此,家家戶戶都爭著送自家孩子參加“裝故事”,以求健康成長。
今年69歲的王明年,是該村“裝故事”傳統(tǒng)活動的總策劃人之一,據他介紹,從1984年開始,他便參與策劃村里的“裝故事”,每年“裝故事”的時間是農歷八月初九至十五。但早在一個月前,村中王氏七房的主事人分別在本房各家精心挑選數(shù)名身體健康,面貌清秀的1—3周歲男女兒童,于初九早晨,集中到王氏宗祠前,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要求,由其他主事人幫助兒童穿著打扮起來,所有的服飾頭盔都是根據兒童身材特制的,生、旦、凈、末、丑角色齊全,蟒袍折裙盔樣樣齊備。主要裝扮的故事有,三國系列的空城計、孔明借東風、劉備招親、呂布戲貂蟬,以及轅門斬子,穆桂英掛帥,白鶴樓醉酒,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三娘教子,打漁殺家等。王明年說,以前保留的故事本上記載有30多出故事裝法。裝扮好后,其中一位剛滿周歲的女孩要綁扎在故事架的上層鐵柱上,鐵柱頂上有一座位C型護桿,用軟絲帶固定,下層故事架上站立2—3位裝扮人物,每臺故事架由四名壯漢扛抬,一人手持長長的T型木桿隨后,以保護故事架上層的小孩,調整其動作或給孩童送水喝。
開始游行時,每臺故事架前由十面紅、黃、綠三色彩旗開路,一支十余人組成的樂隊押后,樂器有二胡、笛子、月琴、笙、嗩吶、號筒以及鑼鼓等打擊樂,演奏的主要樂曲有“南詞頭”、“鉆山龍”、“八板”、“金雞禪佛”、“麻婆子”、“楓樹情”、“倒掛廉”“糜風細雨”、“紡線”、“介寶”、“五句半”等,最多時出12臺故事,最少不得少于7臺,一般白天在集市街道上巡游,觀看者人山人海,并紛紛向故事架上拋擲糕點、水果、紅包,以示贊賞祝福,場面壯觀,熱鬧非凡。到了晚上,重新裝扮起來,打上燈籠、火把、“窯籠”(一種鐵制網狀用松柴點燃的農家照明工具),吹吹打打,走村過戶,到鄰近村莊玩耍,長龍般的火把隊伍,在夜色中別有情趣,整個活動在中秋之夜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