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但是,風俗習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民族本身的風俗習慣有一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過程。也有一個與其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與滲透的過程。居住在敦化的漢族都是先后從關內各個省遷移來的,但這些漢族的風俗習慣已與原住地有所不同。不僅不同地域的漢族人互相交流,同時也與當?shù)貪M族的習俗相融合,后期朝鮮族的部分習俗也悄悄地融入了漢族的生活之中,所謂入鄉(xiāng)隨俗,就是指這個道理。
婚禮是漢族習俗上一件莊重的事情,人們對此從不含糊。解放前,男女婚姻必須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須經提親、相親、過禮、結婚等幾個過程。
提親。是指媒人開始介紹。男女雙方必須門當戶對,或大體相當。雙方父母認為差不多,男方就向女方要生辰八字,請人合婚。此時,女方提出一個用紅紙寫的彩禮單。
相親。經過合婚。如命相相當,對女方提出的彩禮單又能接受,男方家長要到女方家相親,女方家長也要到男方家相看門戶。
過禮。經過上述活動,雙方認為這門親事可以定下了,就需要過禮。按照彩禮單,先買一部分東西,由媒人、男方家長等送到女方家,做為訂婚的信物。這個過程叫過小禮。過了小禮,就算定了親事。此后,還要過大禮。即定下結婚的日子后,男方要把彩禮單上的物品一一兌現(xiàn),送到女家。下一步就是結婚了。
結婚。即舉行婚禮,一般要三天時間。
第一天,叫撈水桌。這一天做婚禮的準備工作。男方要請代東來主持婚禮。搭鍋灶、借炊具、殺豬、請樂隊、請說書人等,都要在這一天準備就緒。如果距離女方家較遠,必須在這一天將新娘接到臨近的駐地。男方要到墳上祭祖,祖墳距離遠的,要進行遙祭,這種儀式叫望空。新郎身披彩紅,由儐相陪同,騎著高頭大馬,吹吹打打,在村郊或城郊祭祀,告訴祖先,家中添人進口了,請祖宗保佑。
第二天,叫過嫁妝。這一天很熱鬧,筵席進入正軌。十點多鐘,女方送親的到新房安放嫁妝。把所有的陪嫁物品都帶來,在幔帳上要押上錢,女方押一,男方陪二。這一天吹鼓手非常賣力,新親要給樂隊賞錢。說書人在屋里講得有聲有色,大家都忙得熱火朝天。這一天要做好次日迎親的一切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