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月”是中國古代詩詞中的一大主題,幾千年來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適逢中秋,記者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古典文學(xué)研究室趙仁珪教授,請他專門就中國古詩中的詠月詩進行了一番解讀。
趙教授說,詠月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說 是古代詩人最偏愛的一個意象。古詩中的“月”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象征:首先是象征團圓,以月圓比喻人的團圓,以月缺比喻人的離別,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鄉(xiāng),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钡谌前言铝廉?dāng)成美好的象征,愛的象征,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瀲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卑凑章勔欢嗟慕忉?,這里的“月”代表的是愛心的傳遞;第四是把月亮作為純潔無暇、沒有任何污染的象征,進而引申為晶瑩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純潔對應(yīng)人心靈的純潔,比如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這里把月亮作為最美好、最純潔的象征。
古人還常常借月狀景,抒寫遼闊,比如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以及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些詠月的佳句,充滿了詩情畫意,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婦孺能誦。
古人何以對“月”情有獨鐘,趙教授認為,古人認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樣的,因此認為月可以超越空間,正所謂“天涯共此時”。所以無論是浪漫主義的、還是現(xiàn)實主義的詩人,無論是婉約派還是豪放派,無論是詩還是詞,都喜歡借月托情。面對同一輪明月,抒發(fā)的感情卻各不相同:有感嘆世事多艱、光陰易逝的;有排解懷才不遇、慨嘆宦海沉浮的;更有表達對理想的追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趙教授說,古代詩人中最擅長寫詠月詩的當(dāng)屬李白,他一生中創(chuàng)作的與月有關(guān)的詩多達320余首,從少年時代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后來《將盡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及《月下獨酌》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將一生才情寄托與山水月色,寫出了許多名垂千古的佳句名篇。李白在《把酒問月》中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來表現(xiàn)“明月長在,人生如寄”的感慨。
中國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先人所創(chuàng)造的美好意境,為后人留下了心靈重游的廣闊空間。趙教授說,中秋讀讀詠月詩,不僅是一種精神享受,對年輕人來說,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重溫和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