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拜年要作匾食的匾食是什么食物 明朝元旦拜年要作食匾是什么意思
指餃子。在《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薄段饔斡洝返谒牧兀骸熬退迫思野沂?,一捻一個就囫圇?!?/p>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jié)……吃水果點(diǎn)心,即匾食也?!痹鞒柏沂场钡摹柏摇保缃褚淹ㄗ鳌氨狻?。“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xiàn)了諸如“餃兒”、“水點(diǎn)心”、“煮餑餑”等有關(guān)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kuò)大。
民間春節(jié)吃餃子的習(xí)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dāng)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diǎn)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tuán)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jì)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jié)束了混狀態(tài),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guān)。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xì)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jì)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nèi)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的由來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yī)圣張仲景首先發(fā)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官職,告老還鄉(xiāng),決心為百姓治病。這時正值數(shù)九隆冬,他在回鄉(xiāng)路上,看到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里更加難受。他一到家,登門求醫(yī)者便蜂擁而至。
可是張仲景心里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xiāng)親們。冬至到了,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東關(guān)空地上搭起了醫(yī)棚,盤上大鍋,專門舍藥為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藥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后,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fā)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舍到大年三十。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從此以后,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大夫?yàn)猷l(xiāng)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著做嬌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為了區(qū)別“嬌耳湯”的藥方,就改稱為“餃耳”。因叫著別嘴,后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天長日久,形成了習(xí)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吃餃子。
北方餃子: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講究的第一大節(jié)。北方有“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餅卷雞蛋”之說。餃子是春節(jié)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臘月的最后一天)吃,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但這三天吃餃子的講法不太一樣。
除夕吃的餃子必須是素餡,取來年平安,素素凈凈之意,而且餃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餃子一定是初一沒煮完剩下的,取吉慶有余之意;初五吃餃子一定要做成花邊形,俗稱“捏小人嘴”,目的是為了防止來年小人搬弄是非,圖個吉利。
“金絲穿元寶”。北京人新年第一餐,家家吃餃子煮面,名“金絲穿元寶”,也叫“銀錢吊金龜”,蓋因餃子太像元寶了,子夜時餃子煮熟了撈食,謂之“撈元寶”,而且是今年撈到明年,還不發(fā)大財(cái)?即便貧寒之家,年夜飯也非要買點(diǎn)白面割點(diǎn)肉,吃上頓餃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