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的節(jié)日
毛南族流行的節(jié)日除分龍節(jié)特別外,其余與漢、壯族的基本相同。其中,以春節(jié)、分龍節(jié)內(nèi)容最賦特點?,F(xiàn)簡介如下:
(一)春節(jié)
從除夕至元宵,節(jié)日活動有訪友走親戚,趕歌圩,舞獅看彩調(diào),民間體育競賽等,蘊含豐富的飲食文化、體育文化、宗教文化和文學藝術(shù)。其中富有特色的幾項是: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鷓鴣、鷺等各類飛禽,然后灌入用鹽和佐料調(diào)制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掛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于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臺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招魂。除夕下午,有小孩的人家將烹飪的整雞、肉、紅蛋、粽子等食品放在托盤內(nèi),端到村屯保護神李廣神龕前,點香燒紙放炮,給它灌酒祈護佑,俗謂替小孩“要魂”。
討吉祥。正月初一子時,姑娘爭挑“旺水”;兒童讀書學藝乞靈巧;老人于房屋四周撒草木灰防蟻蟲,貼紅紙于大門、牛欄討吉利,敲打屋柱用具保安寧,插門標迎祖先。
晨讀。大年初一凌晨,毛南人習慣叫小孩誦讀詩文,以祈聰明伶俐,養(yǎng)成好習慣。據(jù)說,早年,有位不識字的農(nóng)民請人寫對聯(lián)被嘲弄挖苦,故下決心教兒成才。此事傳開,成為佳話,家家效法。
放鳥飛。元宵當天,姑娘與小伙子們從神臺前取下“飛禽”粽,抬到屋外有樹地方作象征性地拋起來,讓“鳥”回林,然后收回重煮,合家分享。此俗旨在祈求一年稻香果甜,豬肥牛壯,家業(yè)興旺。
(二)清明節(jié)
毛南人清明掃墓有三種方式:各戶自祭祖墳;房族兄弟一道為老祖宗掃墓;氏族聯(lián)宗祭祖。掃墓時有在墳地聚餐習俗,食品花樣頗多,除常用的豬牛雞鴨肉外,另備乳豬在墳地屠殺,用鮮血淋墳生祭,用“馬蹄香”作菜,喜愛用洗凈的包生菜葉裹熟酸菜、肉粒而吃,別有風味。
(三)端午節(jié)
毛南人五月端午為“藥王曬藥日”,故當日家家戶戶都上山采集中草藥材備用或加工出售,在門窗懸掛艾葉、菖蒲等以除毒去邪。同時,用干柚皮、桔子皮、蒼術(shù)、白芷、煙葉等混合燃燒,對室內(nèi)煙熏火燎,“凈化”空氣。晚上,則用菖蒲、艾葉、大力王、茅根、苦藤、柚葉、黃皮果葉、枇杷葉、路邊青、田基黃、葫蘆茶等煮成一大鍋,用來沐浴浴治病防病。吃涼粽藥粑。此粽作法:用稻草灰浸水,濾去渣,取咸水泡糯米,并摻入少量硼砂,然后用竹葉包裹成粽,呈三角、四角扁平狀,煮熟晾干,即可食用,也可保留長時間。食時剝掉竹葉,盛于碗內(nèi),再以蜜糖 (或黃糖煮稀)作佐料,拌勻而吃,爽口香甜。藥粑及將糯米浸水混姜片、大敗葉磨成漿,吊干,用竹葉裹住蒸熟食之?;?qū)⑴疵着菰谒幩畠?nèi),取出做成藥粽子。毛南人在端午節(jié)還有包小無餡涼粽分送親友鄰居的習尚。
(四)分龍節(jié)
毛南族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來由與古吳越傳說、族人的氣象經(jīng)驗和宗教觀念有關(guān)。據(jù)稱,每夏至“龍各有分域,雨賜往往隔一轍而異”。故此后第一個辰日屬分龍日。為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約定當日為分龍節(jié),在它之前二天舉行鄉(xiāng)村集體廟祭,該日家祭。屆時,因本地區(qū)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遂以鐵嶺為界,前段稱“上團”,后段稱“下團”?!吧蠄F”先于“下團”五天取亥日過節(jié),以便族人來往,增添節(jié)日氣氛?;顒拥膬?nèi)容方式相同。親友往來,年輕后生和姑娘們穿起節(jié)日盛裝,成群結(jié)隊走出村子到山坳口和陰涼地方對歌,進行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