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地”指祭謝農(nóng)耕所依賴的天(氣候)和地(土壤),一般幾年才舉辦一次,有些村落甚至百年一遇
一百多頭豬,場面好震撼。這是同安東山古廟的一場傳統(tǒng)民俗儀式。
案臺上的生豬披上“紅裝”排列開來,現(xiàn)場人頭攢動。這是閩南民俗,叫做“謝天地”,“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要好幾年才辦一次,有的甚至要四五十年,真的很熱鬧?。 本W(wǎng)友對該說:“我外婆說她小時候有看過一次,第二次就是今年這次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謝天地”呢?本報《地理》版資深編輯盧志明老師告訴記者,“謝天地”是存在于農(nóng)耕社會,折射于現(xiàn)代的一項民俗,為的是祭謝農(nóng)耕所依賴的天(氣候)和地(土壤),其中,同安東山古廟的“謝天地”以規(guī)模大而聞名。
在古時,農(nóng)民們的理想不外乎八個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選擇牲畜作為祭禮比糧食更顯隆重,而且“六畜”的興旺,也意味著作為飼料的“五谷”收成好;閩南普遍養(yǎng)豬,而豬作為“六畜”之一,是最有代表性、最有喜慶意義的牲畜,而且塊頭又合適,所以最終“脫穎而出”成為祭禮。“謝天地”時,每家每戶各出一頭豬,宰殺后集中擺出祭天地。
舉辦“謝天地”的時間一般由村里老人推選決定,有時也根據(jù)以往的年份演算,以閏年為多?!盀楸苊饨o大家造成經(jīng)濟負擔,一般幾年才辦一次。”盧老師說,“四五十年辦一次不奇怪,還有百年一次的,比如同安蓮花鎮(zhèn)的客家村落,一百年才辦一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