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自然規(guī)律,喪葬習俗因地而異,志丹的喪葬習慣有濃厚的地域色彩。過去,志丹喪禮很繁瑣,講究棺木老衣、埋場和戴縞,并要動陰陽、吹手,購置紙火進行喪儀活動,以其“揚名聲、顯父母”。
建國后,喪葬風俗多有變革,主要程序有:老人病危,告知親戚家門前來探看,商定后事,所有兒女都守在身旁。臨終時穿好老衣,咽氣時兒子要抱住坐起不停呼叫;咽氣初終,兒女要跪在地上燒到頭紙,并放聲嚎啕;咽氣后將尸體移至鋪干草的地下,臉蓋白紙,左手拿“ 打狗棍“(捏面團燒熟),右手戴上“ 歲數(shù)饃”,嘴噙“口含錢”,頭枕“歲數(shù)紙”。搭靈棚設(shè)香案,孝子守靈至下葬。所有的親戚家門都要披麻帶孝,輪番燒紙祭奠,在入殮之后,還要依次進行吊孝、過獻、上話、上祭、領(lǐng)羊及喪事的高潮送靈、入葬。
出殯的時日由陰陽先生決定,給娘家人下話,娘家人聽取孝子對喪事的備辦情況進行抖虧欠擇禮信后同意入殮、出靈。出靈時,戶戶門前燃火送行避邪,靈柩途中不得停放,到墳地下葬由陰陽羅盤坐字,字方位,然后堆墳塋。埋葬后要于黃昏連送三晚火,翌日進行“扶三”,孝子上墳安“飯水桌”祭奠,埋葬以后的祭奠分過“七七”,過“百日”,過“周年”,然后是每年的時分把節(jié)和十月一日(農(nóng)歷)上墳燒紙。
此外,孝期有著鮮亮衣服,不辦喜事,戴“孝”字袖套 ,3年內(nèi)過春節(jié)貼黃、綠春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