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童舞在華鎣山區(qū)已流傳1200多年。它是由兩個男童捧著香盤、寶燈,左右飄舞,有節(jié)有序,有板有眼,隨佛教信徒組織的架香一道,邊走邊舞,去華鎣山寶鼎朝山拜佛。1956年,經岳池縣文化部門搶救整理、修改創(chuàng)新,搬上舞臺。是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文藝會演,榮獲優(yōu)秀獎。
連響舞系歌舞者用長約1米的小竹棍,兩端穿長孔,裝置小銅錢于孔內,表演時用小竹棍敲擊人體各個部位。因敲擊竹棍時連連發(fā)響,故名。它既可以個人單獨歌舞,也可以幾十人集體表演。
[坐 歌 堂}
在廣安山區(qū)鄉(xiāng)村,有一個古老的風俗,那就是少男少女通過媒妁之言,相親、開庚、選日期后,女方在男方迎娶前一天要辦灑席,稱為花筵酒。晚上,女方新娘要坐歌堂。
在院壩中隨意擺上幾張桌子,放上幾盤糖果、瓜子、花生、葫豆,側邊放一缸老蔭茶。女方的手帕朋友、四鄰親友、細娃兒、小妹崽,大家隨意坐著站著,鬧鬧熱熱,打打吵吵,恭賀新娘出嫁。
伴著閃爍的星星和一輪明月,先起哄叫新娘唱嫁歌。新娘在羞得無法推辭時,就清唱起來,其內容不外乎是告別父母親友,或者歌頌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舍不得離開等。如流傳在肖溪、石筍、龍臺一帶的謝父母歌唱到“一謝父母多辛苦,趁早摸黑盤大奴。奴今要舍父母去,怎不叫奴落淚珠。二唱父母心地好,自己喝稀干留到。干的拿給奴家吃,肥足樹苗長得高。三唱父母心地善,父母恩情高如山。如今難舍父母去,叫奴怎不淚漣漣……”唱了感謝父母恩情的歌后,就唱友情、愛情的歌了,唱到誰時,誰就向桌上丟錢,名曰“壓箱錢”。直唱到月落三更,才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