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紫陽,開門七件事——茶為先。喝茶,不分老幼、貧富貴賤,有錢喝細(xì)茶,沒錢的喝粗茶。就是那貧困家庭,也備有“大腳片”,盡管又苦又澀,來客還要泡一碗。喝茶在這里不僅僅是為了解渴,而成了一種習(xí)慣。每逢了紅白喜事,那支事單上首先排下了斟茶的、敬煙的人的名字,然后才是鋪席倒酒,紅白兩案。過白事時,支客師一聲嘹亮的吆喝,“來客了,上茶!”那事茶之人便提著大茶壺,托著茶盤,肩上搭一只白毛巾,人未到,聲先到,連聲嚷嚷:“闖!闖!茶來了?!眹樀媚切┕媚锎蠼氵B忙讓道,生怕那茶湯燙著了自己,當(dāng)然,來客每人手中都會有一杯茶。而此時的吹鼓手和歌師要小心侍候了,吹鼓手每人一缸糖茶,歌師的茶缸則要更大,糖要多放。那懷抱大茶缸,蹬起八字步,一步三搖擺的歌師,從盤古開天地唱起,一直唱到九九還陽。每逢鑼鼓響起便猛扎一口,潤一潤喉,待唱得孝子們嚎啕大哭時,那茶也換了三、五次了。歌師的茶是不能馬虎的,不能太甜,不能釅,不能淡,啞了嗓可要冷場,那孝子就沒了臉面,事茶之人就要格外殷勤才行。過喜事時,那就不同,那主人家的桌子早擦的干干凈凈,中間擺花生、瓜子、核桃、板栗等干果,四周放洗凈的茶杯,待客人一落座,那眼尖的茶師便拎著個敦子壺,及時斟上一杯那早已泡透了的炒青茶。綠蔭蔭、熱騰騰的茶水,客人沒喝便有了綿綿暖意。民間把這稱之為擺茶食,當(dāng)然到家做客,見人一杯茶那是必不可少的。而上班、做生意,每天清晨則是不喝茶不干事。上年紀(jì)的長者,清早只盼一杯茶。茶下肚,渾身舒坦,如果是沒了茶的話,那一天便沒了精神。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民風(fēng),那民風(fēng)也是依賴物產(chǎn)形成的。好比北方敬神祭祖,多以牲口之頭和花花綠綠的供饃,外加一杯酒。而在紫陽那牲口之肉是少不了的,外加的當(dāng)然是一杯茶了。由于紫陽盛產(chǎn)茶葉,千百年來茶也和封建迷信結(jié)合起來。遇到家里老人過世,到了下葬之時,主葬之人便在五谷中加上茶葉,朝那墓穴和孝子身上撒去,口中還叨念到:“五谷茶葉撒上天,孝子來迎豐收年”等等。而巫婆神漢則也借茶葉、鹽合之五谷,裝在器皿內(nèi),埋在宅子內(nèi),做以鎮(zhèn)邪之物。那小小的茶葉真能有辟邪之功能?怕是那巫婆們早就看透了神鬼的貪念,送之實惠。
入 藥
茶葉是個寶,山里人喝它、賣它,還要用它治病。每逢到大人小孩拉痢疾,家里的人便去尋那多年的陳茶,煎服一碗,那痢疾便及時止了。治痢疾越陳的茶效果越好。而小孩吃嗝到了,也要泡一杯來化食。遇到發(fā)“羊癲風(fēng)”之人,便取經(jīng)霜老茶葉,研末和明礬朱砂煎服之,病人則不再抽瘋。
當(dāng)然,山民們不知道茶有去水、利尿、解毒、鎮(zhèn)靜之作,更不知道唐朝孟詵《食療本草》記載:治熱毒痢,好茶一斤炙之,搗末、濃煎一二盞服。而紫陽富硒茶的抗衰老、抗氧化、防癌抗癌等則是現(xiàn)代專家通過化驗發(fā)現(xiàn)其獨特的保健和治療功能。茶之為藥的習(xí)慣,至今在一些寺廟內(nèi)保留下,每逢香客求藥問病,主持便會賜些陳茶和香灰為藥稱之為發(fā)“神茶”。
調(diào) 食
茶葉入食紫陽應(yīng)不是多見,一般只停留在初級階段。一是用茶葉上色上味,如小吃攤的茶葉蛋,餐館自制的五香薰魚等。二是避味,如燉羊肉、清蒸魚均要放些茶葉,去膻腥之味。三是茶葉直接食用,用毛尖茶炒臘肉,有肥而不膩,清香可口之感,而鮮葉與海鮮一起煲湯則是另一番風(fēng)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