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在什么時候成風俗 從什么時候開始清明掃墓
清明掃墓的習俗,大約始于隋、初唐時期。
唐開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朝廷下敕,對寒食祭墓之俗,作了明文規(guī)定,作為儀制,要全國臣民執(zhí)行,有家廟的卿大夫也不例外。救云:“寒食上墓,《禮經(jīng)》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廟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許上墓,同拜掃禮。于塋門外奠祭。撤撰訖,泣辭,食余昨,仍于他處,不得作樂。若士人身在鄉(xiāng)曲,準救墓祭,以當春祠為善。游官遠方,則準禮望墓以祭可也。有使子弟皂隸上墓,或求余昨,隨延親知,不敬之甚?!?/p>
在外地做官的人,不能離開職守,回鄉(xiāng)祭墓;其他原因在外地的人,也無法回鄉(xiāng)祭墓,那就“望墓以祭”。什么叫“望墓以祭”呢?最好是登上高山,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行祭祀的各種儀式,把紙錢撒向空中。這也叫做“望祭”。如果當?shù)貨]有山,那就在作為水路的河流邊上,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設祭,意在讓生人的孝恩,沿著水路回到家鄉(xiāng),達于祖墓。唐代詩人王建《寒食行》中“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xiāng)拜”之句,描寫的就是這種情景。
古時候的清明節(jié)掃墓不燒紙
清明祭墓,跟家祭或其他祭祀相比,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不設香火、不焚紙錢,只是將紙錢掛在墳旁樹頭、或壓在墳頭、或系在竿頭插在墳上。此乃遵寒食“不舉火”之禁,也是以免釀成火災。而后世祭墓之俗與此時的寒食祭墓,最大的區(qū)別也就在于,后世的祭墓不遵寒食“不舉火”之禁,反而要利用焚化紙錢,來傳遞自己對先人的哀思與悼念之情,這也就成為清明節(jié)的祭墓之俗了。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之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有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影響力日漸衰微,以至于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已經(jīng)消亡。而祭墓之俗,卻利用清明節(jié)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還在盛行,這無疑跟我國重宗法、遵孝道、敬祖宗、信鬼神的傳統(tǒng)觀念有關。之所以說寒食節(jié)中的祭墓節(jié)俗在清明節(jié)中得以保留,是因為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從清明祭墓的風俗中找出寒食祭墓所留下的痕跡。這在有些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介休縣志》云:“清明,富家設牲醴鼓吹省墓。貧民亦造面餅,如盤蛇狀,陳牲醴祭冢。歸則曝面餅于籬棘上,侯干而后食。或謂取象龍蛇,寒食之遺也?!?/p>
介休縣是介子推的故鄉(xiāng),也是介子推被燒死的綿山(后改介山)所在,因此,當?shù)氐暮持祝貏e是紀念介子推之俗,較之他處,無疑要來得盛,自然也不大容易消失。這種制成“如盤蛇狀”的面餅,所謂“取象龍蛇”者,乃是源于劉向《新序·節(jié)士篇》所載介子推《龍蛇歌》中所設喻的形象。這種面餅,是行“禁火寒食”之俗期間所吃的預先做好的熟食,在祭墓之時,用來作祭品。寒食節(jié)雖然消失了,但當?shù)卦诩滥箷r,仍用這種祭品。
清明祭墓,也有不焚紙錢之俗。清吳震方《嶺南雜記》卷上云:“粵俗:民家拜掃后,墓上俱覆白紙。宗孫盛者,堆如積雪。清明尤盛?!?/p>
清明節(jié)的習俗
清明節(jié)是24節(jié)氣中的第五個節(jié)氣,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傳統(tǒng)上,這一天 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稱“掃墓”。
但在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并不是祭祀祖先的唯一時間。實際上,這類祭祖儀式開展得 非常頻繁,除了其他重要節(jié)日外,大約每兩周祭祖一次。一般來說,這些俗套都是既復雜費時又花費昂貴。
為了努力減少浪費,唐玄宗(685——762)于公元732年宣布正式到墳塋祭祖的日子只 限在清明節(jié)這天。這一風俗習慣一直延續(xù)至今。每年的清明節(jié)人們都到祖先的墓地整 理地面,拔去雜草,掃去落葉,這就是為什么清明節(jié)祭祖也稱“掃墓”的原因。由于清明節(jié) 前后人們成群結隊去八寶山這個北京最著名的墓地對死去的親人表示敬意,所以北京地 鐵此時特別擁擠。寒食節(jié)和清明節(jié)也是人們悼念革命先烈、學習他們崇高品質的日子。
清明節(jié)期間,古代中國人習慣戴柳條編制的頭飾。這源于佛教的影響,他們認為柳 枝有魔力,可以驅鬼辟邪。所以戴柳枝頭飾成為一種傳統(tǒng)習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除了清明掃墓戴柳枝頭飾外,還有純粹的娛樂活動,諸如放風箏、蕩秋千等。尤其在 中國北方,春季是多風的季節(jié),正好放風箏。所以清明期間放風箏成為一種普通的活動 就不足為奇了。中國的風箏史是很有意思的。據(jù)說風箏是2000多年前由傳奇式的著名 木匠魯班發(f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