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有三大節(jié)日:開齋節(jié)、宰牲節(jié)(古爾邦)、圣祭、所有節(jié)日都與信奉伊斯蘭教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回族,有人口約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云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qū)。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其先民主要是1 3 世紀蒙古人3 次西征后大批東遷的“回回”人,以及遠在唐宋時期僑居中國東南沿海的穆斯林“蕃客”,在長期歷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并吸收了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逐漸形成了回回民族。 漢語為回族的共同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一些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匯,在邊疆民族地區(qū),回族人民還經(jīng)常使用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nèi)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雜居;大都分布于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jīng)濟文化較為發(fā)達。 回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有的兼營牧業(yè)、手工業(yè)。回族還擅經(jīng)商,尤以經(jīng)營飲食業(yè)突出。喜愛摔牛的運動,喜食炸油香。
“回回”一詞最早見于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指的是“回鶻”,即維吾爾族。元代的漢文史書中,便把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西亞、中亞的各族穆斯林均統(tǒng)稱為“回回”。這時“回回”的涵義是西亞、中亞和新疆的穆斯林了。歷史上,蒙古文史料中的Sartqul一詞,常用來指中亞一帶的穆斯林商人,即指“回回”。明代《回回館雜字》(漢語、波斯語分類詞匯),《高昌館雜字》(漢語維吾爾語分類詞匯)中,“回回”一詞都被寫作musulman(穆斯林)。迄今,在不同的地區(qū),各民族語中對回族還有各自不同的稱呼。如藏族稱回族為kace,據(jù)說是因西藏的回族中有一部分來自克什米爾而得名。在有的蒙古族地區(qū),蒙古族把回族稱作為Hotun,據(jù)說那里的部分回族來自新疆和田(Hotan),Hotan在蒙古口語中因元音和諧的關(guān)系讀成Hotun了。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族把回族稱作 Tung"gan-Tung"gen,有人解釋為由于新疆的回族來自潼關(guān)或“東甘”(甘肅東部)而得名,有的解釋為Tung"gan來自turupqalgan(留住下來的)。四川涼山的彝族多稱回族為Maja(馬家),因回族中馬姓多而得名。 云南佤、 傣等少數(shù)民族稱回族為 Basi, Basi 來自parsi、Farsi(波斯),是因為云南回族中有一部分來自波斯。各民族對回族的不同稱呼,多少也反映出了回族的族源、職業(yè)及遷徙等情況。
回族的起源與形成:回族的族源比較復雜。就構(gòu)成的成份來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亞人。就遷入我國的時間來看主要有兩個時期:早期的是從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間,從海上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經(jīng)商,最后留居在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紀中葉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蔥嶺以西、黑海以東中亞和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還有其他一些民族。這些征服的民族,由于各種原因隨蒙古軍從陸上經(jīng)過新疆來到中國。其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調(diào)過來的“西域親軍”中的“回回軍”。這些在不同時期、經(jīng)不同線路到中國來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各族人民,經(jīng)過與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特別是與漢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變,到明代時終于形成了一個獨立民族,因“回回軍”而得名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