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節(jié)是乞巧什么 乞巧是什么意思
“乞巧”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巧藝的意思。婦女們的心靈手巧,大都是通過做針線活體現(xiàn)出來的。七夕時穿針乞巧,自然和織女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陶宗儀在《元氏掖庭記》(一卷)中記載,七夕宮女們登上高臺,各用五彩絲線穿“九尾針”,比賽看誰最先穿完九個針孑L,先穿好的人便是“得巧”,后穿好的人稱為“輸巧”。明清以后,似乎更流行“丟巧針”的游戲。
方法是在七月七日這天上午,拿一碗水曝曬,待水面產(chǎn)生一層薄膜后,把平日繡花的針放入碗中,針便會浮在上面。放針的婦女全神貫注地看水底的針影,看針影的形狀,如是花朵鳥獸之形,或者直如針的,便是“乞得巧”,因為這些影子表示織女賜給她一根靈巧的繡花針,可以織出美麗的圖案。如果針影形狀像個槌的,或者彎曲不成形的,就表示放針者是“拙婦”。
乞巧節(jié)的乞巧習俗
舊時婦女在七月七日這天,還進行卜巧活動,卜巧是預卜自己是不是巧,能巧到什么程度?這一活動,一般在白天進行。各地略有差異。
南方卜巧一般隔日取井水,需露宿庭院一夜,于此日在曝日下,投小針浮于水面,漸漸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云,細如絨,粗如椎,確定卜女之巧與拙。
北方卜巧,也有用水投針,還有用麥粒卜巧的。隔日取種麥于小瓦器內(nèi),放至庭院宿一夜,民間稱五生盆。到七夕這天,擺一大方桌于庭內(nèi),設(shè)香燭、果酒等,卜巧女先脆拜,祈禱,后在小瓦器中抓一把種麥撒于桌上,視其形確定卜女巧與拙。不管是用水投針,還是撒麥粒,每個女子在放針、撤麥粒時都異常虔誠,暗暗祈求織女保佑自己。精明能千的姑娘將針輕輕放于水面,針就浮起,盆底出現(xiàn)美麗的太陽射針的影子。笨手粗心的,放針不平,針就下沉水底。同樣,撒麥粒,心靈手巧的姑娘一把麥粒在手掌可掌握不同粉力點而撤出美麗、復雜的圖案,而笨手粗心的姑娘一把麥?;蛴昧Τ罚蜉p輕撒,不是撒不出成一堆,就是散得滿案不成圖案。卜巧時,往往勝者拍手欣笑歡樂,敗者沉默不語,悄悄走開。
七月七日,婦女們向織女乞巧的風俗形成以后,幾千年來,上至宮廷,下至民家,一直傳承到清代末年。由于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接觸西洋文化,開始向封建文化沖擊,特別是孫中山先生領(lǐng)導的辛亥革命和后來爆發(fā)的“五四”運動,婦女解放運動興起,把過去那種寄希望于幻想乞求的做法變?yōu)閷嶋H的改革行為,婦女們紛紛起來為爭取女權(quán)而斗爭,乞巧、卜巧的風俗才逐漸走向消亡。解放后,中國婦女和男人一樣致力于祖國建設(shè)大業(yè),婚姻自主和政治地位都有了法律保障,因此舊時的析拜織女的乞巧活動,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而每至七月七日這天,人們用水投針或吃巧果,以及人們津津有味地向孩子們講述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只是作為一種娛樂享受,對美好傳說故事的緬懷而已。
乞巧節(jié)的傳說
牛郎是人間一個勤勞善良的小伙子,自幼失去父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哥雖愛弟弟,但惹不起狠心的嫂嫂。牛郎每天,放牛砍柴,忙個不停,卻餓一頓,飽一餐的,日子過得很不舒暢,眼看牛郎長大了,哥嫂的財產(chǎn)也豐厚了,人們都說豐厚的。財產(chǎn)是牛郎辛勤勞動的果實。嫂嫂怕牛郎提出成家平分家產(chǎn)。所以就早早提出分開過日子,誰知善良的牛郎一口管應(yīng),并說什么也不要,只要那頭日夜陪伴他的老牛。
沒想到那頭老牛是條仙牛,一天忽然開口了,他說,天上的織女要到河里洗澡,到時只要把她的衣服拿掉,織女就可以做牛郎的妻子。牛郎按照老牛的指點藏在河邊的葦叢中,認準了織女,忽然跑過去抱住她的錦繡衣裳,眾仙女嚇得披上衣服遠走高飛唯有織女羞答答不知如何是好。牛郎送上衣服并向織女求了婚。牛郎的舉動很象少數(shù)民族中的搶親,但織女見牛郎是個老實善良的后生,也就答應(yīng)了。婚后,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十分美滿,還生下一男一女。后來老牛生病了,臨死前它又一次說話了,它要牛郎把它的皮剝下,緊急時披在身上會有用處。老牛說完就死了,牛郎照老牛的話將皮剝下藏了起來。
織女原是天帝之女,怎可到人間與凡人成親?王母娘娘十分生氣,命天神天將下凡抓織女回天宮。牛郎從地里回來不見了織女,萬分焦急,他突然想起了老牛的矚咐,急忙用籮筐挑起一對兒女,披上牛皮出門。不覺頓時身輕如羽,飛上天空,眼看就要追上織女,孩子們高興地直喊媽媽。王母娘娘急了,連忙拔下頭上的金替橫空一劃,眼前立刻出現(xiàn)了一條波濤滾滾的大河。一對美滿的夫妻被拆散在天河兩岸。
織女氣得甩掉了王母娘娘讓她織布的梭子,以怠工與王母娘娘對抗,終于王母娘娘讓了步,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相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