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太平”考
每年正月十六,從清晨至深夜,傾城男女少,都要到縣東郊的太平橋上去走一趟,放煙花爆竹,祈求太平。此為全椒第一大民俗:正月十六走太平。
“走太平”作為一個習(xí)俗,早在明、清幾種《全椒縣志》中均無記載,只有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出版的《全椒縣志》才簡述了這一盛況;但在社會上卻留有“民間傳說”和“文人傳說”兩說。
“民間傳說”:東漢建武年間(公元25——27),彭城人劉平任全椒長(當(dāng)時官名)年荒,將上級所撥建城40里的經(jīng)費(fèi)縮為4里,余款救濟(jì)災(zāi)民,被罷官,百姓感其恩,臨行之日,送別于太平橋上。此后年年此日,百姓都要到橋上走一走,以示懷念。
按:1、全椒本無城,明嘉清38年(公元1559年)縣令顧逵為防倭寇才筑城的,縣志有記載,有建城碑記,現(xiàn)存吳敬梓紀(jì)念館;2、劉平離全椒是升官,一直升到二品宗正,《漢書》并為他立《傳》。
此傳說是從人民盼好官、愛清官這一觀點出發(fā)的。
“文人傳說”:據(jù)明、清《全椒縣志.古績.南山煙墩》記載,全椒南山有一煙墩(全椒通廬州、五里十里皆有煙墩)叫“筆峰”,形狀很小,明永樂初(公元1403)有一術(shù)士提出,如把筆峰加高,則可多出舉子(舉人)。縣教諭吳穎就帶領(lǐng)一批秀才,畚土培筑。恰巧有位總旗(官名)過此,他是湖南人,把“出舉子”誤認(rèn)為出主子,主子就是皇帝,他說,全椒人要造反了,于是回南京上奏于建文帝,帝乃派大軍清洗全椒,軍行江邊,大風(fēng)三日,不能過江,此時,都御史陳瑛(滁州人)聞之,乃稟明真相,全椒得免于大難。陳瑛死后,全椒人力爭將其遺體葬于東門外太平橋旁高垅上。
縣志上只是記載了這件事,并未記有“走太平”就是紀(jì)念這件事,何況陳瑛因常駐皇家之寵,后來做了不少壞事,終被永樂帝處死(事見《明通鑒》),是個不值得紀(jì)念之人。
那么“走太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查明泰昌《全椒縣志》,沒有太平橋的名稱,只有賀櫓橋,因隋朝賀若弼伐陳時治魯于此而得名。清康熙《全椒縣志》才有“賀櫓橋”今名“太平橋”的記載。橋之東西各有一牌坊,題額分別為“江淮背腹”和“吳楚沖衢”,說明了這里是居長江淮河的前后,是古代吳楚兩國來往之要沖。
南北朝(公元420—)梁.宗懔寫了一本《荊楚歲時記》,記載了以湖北荊山為都城的楚國風(fēng)物故事,書中介紹楚俗以正月十六為太平日,是日出行,謂之“走百病”,這也是根據(jù)《漢書》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和“澄日太平”之說,沿習(xí)而有此民俗的。正月十六以后,節(jié)屆“雨水”就已進(jìn)入春耕生產(chǎn)的季節(jié)了。所以,在清康熙年間,為沿習(xí)這一楚俗,乃改“賀魯橋”為“太平橋”,讓人們在春耕開始之前,作一次盡情的效游和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