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琴是錫伯族歷史上的一種傳統(tǒng)樂器,雖然傳說鴛鴦琴誕生于200多年前,但是卻沒有人見過真正的鴛鴦琴,它已經(jīng)失傳了。與它一起消失的還有另一種叫“卓侖”樂器。
那么,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錫伯族文化吧!
“鴛鴦琴誕生于200多年前錫伯族西遷的旅途中?!?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沈陽)等地征調(diào)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同他們的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lǐng),西遷至新疆伊犁河谷進行屯墾戍邊。在長達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中,為了驅(qū)除旅途中的沉悶和寂寞,有人將盛水的葫蘆一劈為二,蒙上羊皮,將羊腸搓成弦,制成了既可以拉又可以彈撥的鴛鴦琴。這段故事在新疆的錫伯族民間一代代傳下來,但卻沒有人見過真正的鴛鴦琴,它失傳已久,只有在錫伯族人喝酒聊天時,才會偶爾提起它、談?wù)撍?、描述它?/p>
第—代鴛鴦琴是由新疆伊犁察布查爾縣堆依齊牛錄鄉(xiāng)堆依齊牛錄村村民克新保1975年用葫蘆制作的。第二代鴛鴦琴是2004年霍城縣伊車嘎善錫伯族鄉(xiāng)二中退休教師孔玉崇制作的。鴛鴦琴確屬錫伯族古老的樂器,最早是用葫蘆制作的,后來同錫伯族的另一種樂器“卓侖”—起消失在民間。
一位名叫王曉萍的教師小時候聽父親和舅舅談?wù)撨^鴛鴦琴。后來3個人聚在一起,第一次試著在紙上畫出了傳說中的鴛鴦琴。當木匠的舅舅一共照圖做了5把琴,留給自己的孫子。如今,草圖已流失,5把琴也只剩下1把。
鴛鴦琴到底是什么樣子?這個問題—直困擾著王曉萍。她用了近20年的時間走訪民間,研究有關(guān)資料,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失敗,終于在2004年與孔玉崇一起制作成了新一代鴛鴦琴。
新制作的鴛鴦琴形狀十分奇特而美觀。它的一面像小提琴、一面像吉他,一面可以提拉演奏,另一面可以彈撥演奏。用鴛鴦琴演奏錫伯族貝倫舞曲和民間歌曲《葉其納》,其音樂悠揚流暢,非常好聽。
2006年,北京華東樂器制造廠在孔玉崇的許可下制造出了第三代鴛鴦琴,并在當年的錫伯族西遷節(jié)上正式亮相。作為獨特的錫伯族樂器,鴛鴦琴還走出了察布查爾縣,參加北京的科技博覽會和2006年新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果展。
您可能還喜歡: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優(yōu)美的朝鮮族舞蹈文化
布依族豐富多樣的布依族酒歌
神奇、精美的白族木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