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最要有人類活動的地區(qū)。尤其是當一座座原始部落的遺址被發(fā)掘出土,不僅是對古代原始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也是探索中華文化起源的一個重要依據,西安文化就出土了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
年代距今約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個沒有貧富差別的原始社會。居住區(qū)有壕溝圍繞,以防野獸侵害。房屋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圓形。
居住區(qū)中央有長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體活動的場所。多種農具、魚獵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yè)和漁獵并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
從陶器上發(fā)現(xiàn)二十二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遺址有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兩個男子和四個女子,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qū),多采用甕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致豐富,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半坡文化是北方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類型文化,是繼承老官臺文化發(fā)展起來的。半坡類型文化的彩陶上有較多的動物圖像,描繪了奔趨的鹿、爬行的黿(亦稱蛙或龜)和佇立的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花紋是魚類紋,數量最多,并貫串于半坡類型文化的始終。
半坡文化屬于黃河中游的原始文化,顯示出北方地理環(huán)境的特色,可以說是北方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遺址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也是黃河流域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
距今歷史5600-6700年。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繼承老官臺文化。半坡遺址的發(fā)掘,是我國首次對一個原始氏族聚落遺址進行大面積的揭露,并且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類型,學術上稱它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這為研究中國黃河流域原始氏族社會的性質、聚落布局、經濟發(fā)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完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