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艾蒿,俗稱野艾,大多生長在路旁、草地等地區(qū)。除了新疆、青海、西藏省份外,野艾蒿在我國的其它地方都有分布,可以說是十分廣泛。
在外形上,野艾蒿有一種香氣。其莖長一般高為50—120厘米,具有較多側(cè)枝,側(cè)枝一般為斜向上伸展,長5—10厘米。葉子為綠色,上面有密集的白色腺點和小凹點。
在功效上,野艾蒿具有理氣行血、祛風(fēng)除濕和消腫止血的良好功效,對于治療感冒、頭痛、瘧疾、皮膚瘙癢、跌打損傷等癥狀都有較好的功效。同時,它還是一種婦科的一種常見藥,在治療小腹冷痛、經(jīng)寒不跳、宮冷不孕方面都有較好的作用。
在用途上,野艾蒿在生活中最常見的用于制作食物。野艾蒿的食用方法很多,其嫩葉焯熟后可用于涼拌、炒制、泡茶、做粥、做湯,如可以制作為“艾蒿水”、“艾蒿湯”,還有將野艾蒿制作成“艾米果”、“艾葉餃子”、“艾蒿糕”、“艾葉糍粑”等等。由于其較高的藥用價值,它也有入丸、搗汁等多種入藥形式。同時,近年來野艾蒿葉也開始被用于提取精油,用于病蟲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