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租界上海市的盧灣區(qū)(已并入黃浦)和徐匯區(qū)兩區(qū)內(nèi),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qū)。
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舊中國四個租界(廣州灣不是租界,歸屬法屬印度支那管轄)中面積最大、發(fā)展最好的一個租界。法租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達到發(fā)展的頂峰,此后隨著日軍全面侵華,法租界短暫地成為日占上海中的孤島,并在1943年由當時的傀儡維希法國政權(quán)移交給傀儡汪精衛(wèi)政權(quán),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法租界在舊上海保持了高度的獨立性,整個上海法租界是舊上海最高級的住宅區(qū),建筑風格可以說整齊劃一。英桐之所以在我國被稱為法國梧桐,也因為其是由法國人首次引入我國并種植于上海法租界內(nèi)。上海作為“東方巴黎”的美譽也是得名于法租界,因其建筑風格獨立于公共租界及華界,與萬里之外的巴黎幾乎相同。法國人始終對于法租界保持了極大的控制力。在淞滬戰(zhàn)役中,侵華日軍侵占了虹口一帶的公共租界區(qū),將蘇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納入日軍的事實勢力范圍中。但是在法國海軍的威脅之下,日軍沒有染指法租界。這既反映了當時法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也體現(xiàn)舊中國一段屈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