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游藝民俗涉及面較廣,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諺語、民間戲曲、游戲、雜耍等等。前面著重從幾個側(cè)面講了帶有民族特色的一些習俗??偟膩砜?,回族的游藝習俗,特別是音樂、舞蹈等,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發(fā)展緩慢,特點不突出,在民間普及率很低,沒有真正形成本民族的風格,其主要原因是受伊斯蘭教制約因素很大。伊斯蘭教禁止音樂?!睹资ш┨亍防镎f:“乃非爾和伊木奧瑪爾在路上聽見奏樂的聲音,伊木奧瑪爾用指頭塞住耳朵,走到一邊。乃非爾問他為什么。他說當我年幼的時候,曾有一次在穆圣跟前侍立,穆圣聽見音樂,就用手指把耳朵塞起來。”我國最早用漢文記載伊斯蘭教的《經(jīng)行記》也講到伊斯蘭教“斷飲酒,禁音樂”?;刈逵捎谑芤了固m教的這些影響,在長期的發(fā)展中,特別是一些宗教人員傳播伊斯蘭教時,嚴格禁止音樂,不允許回民唱歌跳舞,不許男裝女扮和女裝男扮,不許化妝上臺演戲,有的甚至不許看戲、看節(jié)目,邊遠落后的山區(qū)有時連電視也不讓回民看。這樣回族的文娛習俗,除了說書講故事外,其他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去表現(xiàn),如流行在西北地區(qū)獨具風采的高腔山歌——“花兒”,只能背過宗教人員,遠離村莊和清真寺,到山里去唱,不許在家唱“花兒”,也不許在村子里互相對“花兒”。
回族富有特色的宴席曲,也只是在三天沒大小的婚禮上唱一唱,且一般都是年輕人湊湊熱鬧?;刈鍕D女彈口弦,也是在家里彈彈,自我欣賞,消憂解愁,不能當眾去表演。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回族這種禁止與封閉的文娛習俗,在有的地方有所改變,有不少回族文娛方面的人才,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文娛活動。如回民聚居的寧夏西吉縣、同心縣、吳忠市、涇源縣等和甘肅臨夏等地都有許多回民去上臺演出。不少回族“花兒”歌手還赴省區(qū)和北京演唱。寧夏和甘肅臨夏還分別排練了回族“花兒”歌舞劇《曼蘇爾》和《花海雪冤》等,真實地反映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廣大回族人民的好評。在全國各地也涌現(xiàn)了許多回族文娛人才,其中有些是全國著名的,如京劇藝術表演大師馬連良,相聲大師馬三立,音樂指揮家李德倫,電影演員李默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