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由于受佛教思想影響,珠海和鄰近地區(qū)一樣大多盛行二次葬,即人死后將尸體先行土葬,待皮肉腐敗后,再收骨骸火化,將骨灰盛入一個陶甕,另擇風(fēng)水寶地安葬。至明朝以來,人們信仰道教,把二次葬火燒尸骨改為全副骨骸盛入魂壇安葬,并一直沿襲下來。
送終
民國時期,人們把喪事稱為“白喜事”,與婚事一樣也十分隆重,一些上了歲數(shù)的老人,大多都是備一副壽木放置家中,并預(yù)先擇定壽穴,在老人臨終前,子女守在身邊,直到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氣,俗稱“送終”。老人彌留之際,便要為其穿上壽衣,壽衣忌用緞子布料,因與“斷子”同音。壽衣的袖子要蓋過老人的手掌,以忌手露出來,將來兒孫要討飯。老人一旦斷氣,馬上用布塊蓋鏡子和像框,拿銀器放在死者口內(nèi),陳尸廳中,并蓋上白布,由長子蘸水在死者眼、鼻、口擦洗,所謂“開光”。之后請法師為死者的靈位安置草燈和香爐,并要燈火長明,焚香不斷。其時派人通告親友報喪,吊唁客進(jìn)門都向死者一跪或鞠躬致哀,孝子們跪地向賓客叩頭還禮。
入殮
入殮時孝子們各持點著的蠟燭繞棺一周,謂之“照財”,這時,舉家嚎啕慟哭,與死去的親人訣別。有些地方,在蓋棺后,放一條褲子在棺上,由長子或長孫攬之,稱“攬棺”,這條褲子也歸攬者所有,據(jù)說這樣將來可以升官發(fā)財。接著是“安靈”,孝子們向亡靈前上香,燒紙,依次向亡人叩跪“贈飯”,就是將一大盆糯米飯,由孝子一碗碗向靈前供奉,待出靈時埋入墓穴。
出殯
一般出殯,選擇中午,由喪家和親友披麻戴孝送葬,如果扛的棺是上壽而終者,大人會遺孩童朝棺底穿過,意則小孩穿棺后就能長壽。送殯時,喪主手執(zhí)公雞前行,后面是鼓樂、靈柩、親友,沿途散發(fā)紙錢,意思給死者一些路費,開通冥道。返家時,也一路散發(fā)冥紙,所謂招魂回府。富有者即有儀仗、僧尼或道士開路,五族咸給灰金,并來執(zhí)紼。
棺材下穴時,死者血裔或與死者生肖相克的人要背棺而立,并移開影子,使之不入穴中。俟埋土?xí)r即隨由孝子們跪在穴前拋些白泥丸於窀內(nèi),表示祝愿亡人安息,祈望生者健康長壽。這時,法師把帶來的公雞拋向長子或長孫,說:“要‘丁’還是要‘財’?”接雞者即答:“丁財兩要?!钡鹊铰裢脸膳?,便奠以酒醴,燒把紙舉哀。有些地方在墳頭插上“幡桿”,意思是讓死者和燈籠處奔來領(lǐng)取食物、金銀衣紙。諸事完畢后,喪家給當(dāng)天來賓各式各一封插有一根針和纏一段紅線的“利市”,作為避邪。死者家屬返回家時,也要在家門口燒堆紙火,順次跨火而過,以驅(qū)邪氣,并在死者靈位前獻(xiàn)三牲祭品和焚燒紙制的車馬人屋等祭品。每遇七七日“做陳”,也殺豬祭祀,富家即設(shè)奠,請法師做法事,大設(shè)素筵請客,極盡哀榮。
拾金
土葬數(shù)年后,死者家人擇定吉日改葬,易去朽棺,而以瓦壇盛骨重葬,這叫做“拾金”(取拾骨諧音之意),盛骨的壇叫做“金塔”。入骨時以白糠灰藏之,砌成人形,蹲坐模樣,頭骨置于灰堆之上,并刻墓銘一同下葬。改葬之日,筑墳工匠將寫有“開工大吉”和“百無禁忌”等紅貼粘在壁上,燃香燭元寶祀之,方可開工。安碑儀式是由工匠事前掘好豎插碑石的坎穴,時辰到了,就將墳碑豎起,使人燃放幾響三星炮和一串爆竹,風(fēng)水先生開定羅盤,按他的預(yù)定的格局線口,準(zhǔn)確地把碑石移正,才將土穴填平,隨之用碌柚葉水洗擦碑石,灑滌墳前內(nèi)外,然后把酒醴果盆陳列碑前,燃香焚帛拜祝。
旺山
“旺山”是一種奠禮,并且是最隆重的奠禮儀式,這天主事者于墳前上設(shè)供,延請法師作法,隨之在?V外的四周焚化冥紙,法師及取法器鐵劍向后士神壇揮舞,又取些鴨頭血和雄雞冠血點在后土壇上,焚帛祭祀,此后法師面墳而立,念一籌經(jīng),即取雞鴨血滴在預(yù)備好的伍度紅符上,再用鐵劍揮畫一陣,將符貼在墳壁上,分中央東南西北五方張貼。法師手秉火炬,薰炙墳的周圍,并燃放爆竹。做完法事之后,開始祭墳儀式,是時凡與舉事者有關(guān)系的,都送上花紅香燭果金豬等來祭告,而治事的受了花紅的都簪于墳碑之上,同時治些茗點供客,贈以燔肉為酬,或在祠堂、家中治饌宴客,謂之福酌,以表謝意。
現(xiàn)狀
建國以后,國務(wù)院提倡殯葬改革,移風(fēng)易俗。于1966年10月,珠海縣政府積極推行火葬,撥款8萬元拱北合羅山附近坡地興建一個火葬場,將當(dāng)?shù)赝猎岣臑榛鹪?,使葬儀從簡從檢。1993年,珠海市政府投資2000多萬元,在梅溪興建“青松園”殯儀館,并投資1600多萬元興建12座村鎮(zhèn)骨灰堂,大大美化了珠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