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放河燈的含義 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放河燈
端午節(jié)放河燈,是華夏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用以悼念逝去的親人,祝福活著的人們。放河燈時,人們會把糊好的各種形狀、五顏六色的河燈放到河上。如果是在夜晚,那時,本來漆黑一片的河面上突然閃亮起飄動的燈火,燈火在河上隨著流水移動,層次錯落,將會讓人覺得美麗而又壯觀。
放河燈中的“河燈”又名“荷花燈”,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燈籠里點上蠟燭,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F(xiàn)在的河燈制作并不復雜,一般都是用各色的蠟光紙糊成的,把一張正方形的蠟光紙的四角粘起來。燈芯一般都是用麻繩做的,因為這樣的燈芯,一方面是燃燒時間長,同時,抗風性強。在放河燈前,將河燈底部浸入蠟燭油中,然后趁蠟油沒有凝固時放在沙子上,這樣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燈底部,這樣就增加了河燈的重量,不容易被吹翻。
放河燈最早起源于什么時候
原始社會,限于對大自然認識的局限,較長時間,中國先民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成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吉祥溫暖的象征,戰(zhàn)勝寒冷饑餓的神靈。漁獵時代,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為小船,放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及燈籠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這一習俗至今仍在臺灣、福建、廣東漁民中流行,叫彩船燈。奴隸社會的公元前11世紀周代,周公輔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設宴慶祝,“流水泛酒”,“羽觴隨波流”,夜以日續(xù),放酒杯的盞上點燈,曲觴流杯演變的燈酒逐波。春秋時代的《詩經(jīng)》,記載了秦洧兩水秉燭招魂續(xù)魄、執(zhí)蘭除兇的民俗。奴隸社會是侵略鄰國、戰(zhàn)爭不斷的社會,用船載火攻城摧寨時,對陣亡將士水葬,船筏置鮮花燃燈已成慣例。周代八月十五有以火迎寒即圍篝火歌舞活動,“舉燈蟾魄圓”。晉代在每年月亮最圓最亮之夜,“縱情玩月、火燭竟宵”、“載船玩月”。這些活動,比漢代出現(xiàn)的道教、漢晉傳入我國的佛教都早。
端午節(jié)的其它習俗
1、吃粽子
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的,為了讓江中的魚兒不吃楚國屈原大夫的身體,所以將粽子投入水中,后來便漸漸成為端午的一種傳統(tǒng)食物。
2、賽龍舟
賽龍舟現(xiàn)在不僅是一種民間習俗活動,也是一種正式的體育競技項目,在很多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及長江流域都很流行。
3、點雄黃酒
將雄黃浸泡在酒中,然后將雄黃酒點在人的額頭、耳朵、鼻子、手心等地,期望遠離毒蟲,消災防病。
4、佩戴香囊
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給小孩子佩戴香囊或者荷包,寄托辟邪、遠離瘟疫的意思,另外是一種很好的點綴裝飾物。
5、掛艾草
端午的時候,人們喜歡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cè),寓意消除疾病、驅(qū)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
6、系五彩繩。
古代認為五彩色是吉祥色,所以在端午節(jié)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頸子上,寓意消災躲難、遠離疾病、平安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