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是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順序第七的代稱,不是等于幾天。
庚(拼音:gē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見于商代金文?!案弊值谋玖x未見于文獻,頗有爭議。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經(jīng)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稱。古人將干支與五行、五方、五味及五常等相配,故“庚”又被賦予“金”、“義”等含義。
農(nóng)歷夏至三庚數(shù)伏,所以“庚”又成為“伏天”的代稱。此外“庚”還有道路、道理、年齡、更替、償還等義,疑均為假借義。
擴展資料:
庚的用法:
1、貴庚
基本解釋:敬辭,問人年齡。
2、長庚
基本解釋:中國古代指黃昏時出現(xiàn)在西方天空的金星: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3、三庚
基本解釋:夏至后第三庚。為初伏之始。
4、庚壬
基本解釋:西北方。庚﹑壬在五方中分別屬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