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是個成語,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那你知道圍魏救趙的主人公是誰嗎?
圍魏救趙的主人公是孫臏。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進攻趙國,魏國將軍龐涓指揮大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于齊國,并許諾解圍后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并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fā)。
田忌本來打算帶領軍隊直接去趙國與魏軍作戰(zhàn),孫臏認為,魏國的精兵都在攻打趙國,國內空虛,主張采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zhàn)術,向魏國的國都大梁進軍,造成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之勢。田忌采納了孫臏的計謀,率軍進攻魏國。
龐涓得知消息后,非常的著急,最終決定丟掉糧草輜重,連夜起程從趙國撤軍回國。而孫臏則預先在魏軍回國的必經(jīng)之地掛陵設下埋伏,當龐涓率領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魏軍經(jīng)過時,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這場戰(zhàn)役又稱為“桂陵之戰(zhàn)”。在戰(zhàn)史上,把這種作戰(zhàn)方法叫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