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是《數據結構與算法》中最基本的算法之一。
排序算法可以分為內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內部排序是數據記錄在內存中進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數據很大,一次不能容納全部的排序記錄,在排序過程中需要訪問外存。常見的內部排序算法有:插入排序、希爾排序、選擇排序、冒泡排序、歸并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數排序等。用一張圖概括: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大圖:
關于時間復雜度平方階 (O(n2)) 排序 各類簡單排序:直接插入、直接選擇和冒泡排序。
線性對數階 (O(nlog2n)) 排序 快速排序、堆排序和歸并排序;
O(n1+§)) 排序,§ 是介于 0 和 1 之間的常數。 希爾排序
線性階 (O(n)) 排序 基數排序,此外還有桶、箱排序。
關于穩(wěn)定性
穩(wěn)定的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歸并排序和基數排序。
不是穩(wěn)定的排序算法:選擇排序、快速排序、希爾排序、堆排序。
名詞解釋:
n:數據規(guī)模 k:"桶"的個數 In-place:占用常數內存,不占用額外內存 Out-place:占用額外內存 穩(wěn)定性:排序后 2 個相等鍵值的順序和排序之前它們的順序相同包含以下內容:
1、冒泡排序 2、選擇排序 3、插入排序 4、希爾排序 5、歸并排序 6、快速排序 7、堆排序 8、計數排序 9、桶排序 10、基數排序排序算法包含的相關內容具體如下:
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算法。它重復地走訪過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他們交換過來。走訪數列的工作是重復地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
選擇排序算法
選擇排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算法,無論什么數據進去都是 O(n?) 的時間復雜度。所以用到它的時候,數據規(guī)模越小越好。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不占用額外的內存空間。
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的代碼實現(xiàn)雖然沒有冒泡排序和選擇排序那么簡單粗暴,但它的原理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因為只要打過撲克牌的人都應該能夠秒懂。插入排序是一種最簡單直觀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構建有序序列,對于未排序數據,在已排序序列中從后向前掃描,找到相應位置并插入。
希爾排序算法
希爾排序,也稱遞減增量排序算法,是插入排序的一種更高效的改進版本。但希爾排序是非穩(wěn)定排序算法。
歸并排序算法
歸并排序(Merge sort)是建立在歸并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算法。該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
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是由東尼·霍爾所發(fā)展的一種排序算法。在平均狀況下,排序 n 個項目要 Ο(nlogn) 次比較。在最壞狀況下則需要 Ο(n2) 次比較,但這種狀況并不常見。事實上,快速排序通常明顯比其他 Ο(nlogn) 算法更快,因為它的內部循環(huán)(inner loop)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構上很有效率地被實現(xiàn)出來。
堆排序算法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這種數據結構所設計的一種排序算法。堆積是一個近似完全二叉樹的結構,并同時滿足堆積的性質:即子結點的鍵值或索引總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節(jié)點。堆排序可以說是一種利用堆的概念來排序的選擇排序。
計數排序算法
計數排序的核心在于將輸入的數據值轉化為鍵存儲在額外開辟的數組空間中。作為一種線性時間復雜度的排序,計數排序要求輸入的數據必須是有確定范圍的整數。
桶排序算法
桶排序是計數排序的升級版。它利用了函數的映射關系,高效與否的關鍵就在于這個映射函數的確定。
基數排序算法
基數排序是一種非比較型整數排序算法,其原理是將整數按位數切割成不同的數字,然后按每個位數分別比較。由于整數也可以表達字符串(比如名字或日期)和特定格式的浮點數,所以基數排序也不是只能使用于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