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郊白佛村解放初期村民絕大多數(shù)住的是土坯房。有的生活困難的,打不起土坯就住板打墻的房子,也就是用土拍起來的墻,房頂上鋪一層秫秸,秫秸上壓一層泥。到了雨季,房頂上的泥被沖掉了,為防止漏房,第二年就再壓一層泥。平時站到房上往周圍一看,家家戶戶的房頂上都象一片片茅草地。
生活好一些的人就蓋表磚房,也就是墻的外層壘著橫立著的磚,磚里邊壘著坯。
打坯一般在秋季。種過麥子后,農(nóng)活不忙了,也過了雨季,第二年要蓋房子的人家就開始打坯。打坯用的土都是在個人地里挖坑,澆上水湮地,等水滲下后,地里的土不濕不干時就可以打了。沒有地的人也可買土打坯。打出的坯的尺寸長1.25尺(40公分)寬6寸(20公分),厚3寸(10公分).
蓋房時生活富裕的人家就請風(fēng)水先生看看宅基地的地理位置和蓋房吉日。如果今年興蓋北房,就不能蓋東房和西房。如果今年興蓋東西廂房就不能蓋北房。如果想蓋,就必須“偷蓋”,也就是上在披紅檁時要在太陽沒出時上,披紅檁一般都是從正面數(shù)第二根檁條,檁條上貼著用紅紙寫的“上梁大吉”或“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一般上梁要正午時間,邊上梁邊放炮,意思是去邪。
蓋房時,當(dāng)家一姓的人都去忙。如果蓋房戶條件好的可管人們飯吃,如蓋房戶條件差,那幫忙的人就各回家吃飯。
房子的寬度根據(jù)自己的基大小而定,如果蓋北房,東西長夠三丈,所蓋的三間房就是準(zhǔn)丈,叫大三門,如果不夠準(zhǔn)丈就叫小三間,一般蓋的房用梁都是1.35丈(4.5米),富裕些的戶也有用梁1.5丈(5米),當(dāng)然房子進深就大些。
一般的蓋三間房,如果有老少兩輩,就斷兩個墻,按傳統(tǒng)說法,東邊為大,西邊為小,所以老人就住東套間,兒子住西套間,中間為中堂屋。如果不是兩輩人就可斷一個墻,這樣的房就叫一明一暗。
一般的人家不管條件好壞,蓋房都要蓋門洞,如果門洞是坐北向南開的,就可蓋東西廂房,或是只蓋東廂房而不蓋西廂房,但決不可只蓋西房而不蓋東廂房。豬圈就設(shè)在院子的西南角。如果門洞是坐東向西開的,就蓋西廂房而不能蓋東廂房,豬圈設(shè)在院子的東南角。如果門洞是坐西向東開的,就蓋東廂房而不能蓋而廂房,豬圈設(shè)在西南角。
炕都在北屋前墻順窗戶壘,因沒錢買煤,都是在晚上睡覺前燒燒炕。也就是在炕的邊墻上壘個洞,冷了就放上柴木燒燒,不冷了就不燒。
解放后,又時興了炕前中間地下壘煤火,煤火是和炕通著,冬天把煤火生著,炕就熱乎了。
解放前和新中國成立初期蓋房時,都在進街門的影壁墻上壘個窯,供奉土地爺。如果有的人家出了秀才,就不用供奉土地爺了,據(jù)說秀才和土地爺是平等的。人們除了供奉土地爺外,還要供奉灶火爺。
20世紀(jì)60年代時興了一二墻,也就是把磚橫著壘,也叫跑磚,跑磚墻里再壘一道坯墻,這樣的墻也有一定的好處,因為墻厚,所以住著冬暖夏涼。條件好一些的人家有的也就把三間房蓋成四梁八柱的,四梁就是前后墻上和兩個斷山墻上都有一個梁。八柱就是把三間房斷開間后,一個墻角一根柱子。這樣的房子非常堅固,梁和柱子都鑿鉚咬口,是一種比較能防震的房。
70年代又時興了二四墻,也就是墻全部是用磚壘的,墻厚24公分。
到了1985年,白佛村一部分村民又蓋起了二層的單面樓。上下各三間,東西長10.5米,第一層的進深為6.5米,因為第二層陽臺占去1.5米,所以第二層的進深就為5米,大部分樓梯設(shè)在了樓外靠東墻的地方。
到了1990年,人們對單面的二層樓有些不滿足了,于是有的房又蓋起了雙面樓。東西長仍為村委會規(guī)劃的10.5米,但進深由6.5米發(fā)展到10米或11米。樓內(nèi)有一走廊,走廊兩側(cè)為單元式的房間,分設(shè)為客廳、臥室、廚房、洗澡間和衛(wèi)生間等。大部分樓梯都設(shè)在了樓內(nèi),有的在樓的中間,有的在樓的一邊。有的注重裝飾,還在客廳的正面墻上吊一大型的壁畫,頂上裝有華麗的大吊燈,墻上裝有壁燈。地面有做水磨石的,有鋪地板磚的,還有一少部分戶鋪了地毯。真可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四壁生輝,家家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