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唐詩《山中留客》;
山中留客
唐·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v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山中留客》是唐代詩人張旭的詩作,意思是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云,就要匆匆回家?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云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這首詩題為《山中留客》,它的重點當(dāng)然是留客,但是,因為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無疑是欣賞山中景色,所以又不得不寫到春山的美景,不過寫多了又會沖淡“留客”的主題,那么詩人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他正面描寫山景只用了一句詩,“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xiàn)春山的整個面貌,一個“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tài)和意趣,詩人把它放在詩的開頭也是頗具匠心的,第二句“莫為輕陰便擬歸”,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是的,面對這美不勝收的景致,怎么能因為天邊一片陰云就打算回去呢?光勸說客人“莫為輕陰便擬歸”還不夠,還必須使客人真正安下心來,游興濃起來才行,怎樣才能達(dá)到這一步呢?詩人琢磨著客人的心理,他不是不想欣賞這春山美景,只是擔(dān)心下雨淋濕了衣服,既然如此,詩人便以退為進(jìn),你是怕雨打濕衣服嗎?天晴又怎么樣呢?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痹姷娜膬删洌恢皇窍麡O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積極地去誘導(dǎo)、去點燃客人心中想要欣賞春山美景的欲望;
作者張旭是唐代書法家、詩人,字伯高,吳郡人,今江蘇蘇州人,曾為常熟尉、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相傳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筆,世呼為“張顛”,其詩存世六首,均為寫景絕句,以意境幽深、構(gòu)思精巧見長;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關(guān)于唐詩《山中留客》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