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一些少數(shù)民族以外,我國的傳統(tǒng)喪葬一般是采用土葬或者火葬。大多的城市地區(qū)現(xiàn)在都是采用火葬的方式來告別逝去的親人,而在農(nóng)村,依然十分盛行采用土葬的方式,民間認為死者應(yīng)保全身體。那么在廣東有哪一些傳統(tǒng)的葬禮習俗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廣東文化吧。
送終
病者為長輩,在臨終彌留之際,家中所有兒孫要守候病榻前“送終”。逝后,即在其床前燃香點燭、化紙錢,并于床頭點長明燈(以花生油或煤油作燃料),放一把黑雨傘,給死者兩手各置一飯團,意謂讓死者安然上路到陰曹地府。
報喪
由兒子向舅父家報喪,報喪孝子要穿孝服、著草鞍,見到受報者要下跪,向?qū)Ψ狡V喪者死期、死因、出殯日期后即離開,一刻不能停留。
入殮
由喪家長子拿新瓦堡率全家親屬到門前附近水溪或水塘取水(謂之向水龍王“買水”),為死者淋浴、梳洗、更換衣服。衫褲件數(shù)為3—5件,多的放棺陪葬。穿的衣服不扣鈕(有鈕也要切掉)。一些山區(qū)習俗給死者嘴里放煎蛋,縣北境則多以硬錢幣置于口中(意為其子女是孝順的)。
死者人棺后則抬至門外空地停放(城鎮(zhèn)街坊和大洲、白垢部分鄉(xiāng)民習慣把棺材停放在屋內(nèi)廳堂)。至出殯日,早晚由喪家大小人等裝飯、上香,下跪哭泣供祭。死者生前使用的床板、床凳拋到水塘或水坑浸泡。
出殯
村中不分姓氏,各戶均派人參加送葬。葬前,一般請道士做道事,為死者亡魂超度。一些有錢人家更講究,請道士“念經(jīng)”、“哺齋”1-3天。死者女家親戚前來吊唁,喪家主要成員要穿孝服、持孝棍齊出門外下跪相迎,待親戚向各人背部按一下(示意同情并勸慰節(jié)哀)才起身。出殯時,密鑼開通,道士吹牛角,其聲凄婉。抬棺上山時,喪家男女披麻戴孝持孝棍悲哭相隨送葬,沿途鳴炮、撒紙錢、谷殼,俗稱“路錢”,以作幽冥之資。其余送葬人由主家備發(fā)給一白布條,男扎左臂,女扎額頭,送到中途,就可返回,喪家親屬要直送到墳地,待安葬下土后才能返回。參加承辦喪事的人員回主家吃頓索餐,主家兒子向他們謝孝,表示其感激之情。次日復墳、修整墳?zāi)购笤偌赖臁?/p>
安靈
主家辦完安葬后,立靈堂于正屋廳堂,早晚上香,從立靈之日起,逢七日燒紙祭奠,“三七”和“五七”請道士做道事,滿七七(四十九天)再請道士做道事,把靈堂的一切搬到門外焚燒,死者生前的用具和衣物,無用的焚燒,有用的則在化靈的“火焰”中拋過,謂之“過火河”。主家大小脫孝服、更新衣,女的換紅頭繩,并備紅棗、餅食、果品,由道士將死者“靈魂”送入宗祠神位,謂之“祖憲”。至此,喪事完結(jié)。
一些年歲較高的老人去世,說是“好命”,一些送葬者,喜歡拿一只殯葬之日所用的飯碗回家使用,據(jù)說能延年益壽。明、清時期,父母喪后,守制三年,名曰丁憂,有官職者要離任,儒生不準赴考,家門不貼紅紙對聯(lián),不辦婚嫁喜事,衣不華麗,行不遠游,謂之守制,又稱守孝。
解放后,舊式喪禮習俗已逐步簡化或淡化,尤其是70年代后,興起開追悼會,親友送挽聯(lián)、花圈等擺放追悼會場兩旁,會場正中懸掛死者遺像,由主持人宣讀悼詞致哀。但農(nóng)村相當部分地區(qū)仍按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