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大概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桂林除了山水還有讓你驚嘆的彩調你大概不知道吧?彩調又被廣西人民戲稱彩燈,形式通俗易懂,起源于平樂。那么,你想了解關于彩調的更多信息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廣西文化吧!
彩調俗稱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是廣西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屬燈戲系統(tǒng),源于桂林地區(qū)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起源于廣西北部農村,流傳甚廣,名稱不一。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qū)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一帶叫“采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等,1955年以后統(tǒng)稱為“彩調”。
簡介
彩調形式活潑,通俗易懂,劇目內容十分貼近群眾生活,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被譽為“充滿泥土芬芳的快樂劇種”,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55年,統(tǒng)一定名為“彩調劇”。
藝術特色
彩調最初為“雙簧蛋”形式,單人表演男女兩個角色,而“對子調”則由男女同臺表演。多從神話傳說、章回小說、市井軼聞中取材,積累劇目500出。彩調演出采用桂林話,本區(qū)內各民族不但都能聽懂,還有本民族的彩調演員。清末,彩調發(fā)展成戲后就有了《王三打鳥》、《三看新》、《娘送女》、《雙打店》、《王二報喜》等三十六出。
唱腔曲牌
彩調唱腔屬聯(lián)曲體,分板、腔、調3大類。其中板有訴板、哭板、罵板、憂板等;調有比古調、走馬調等,腔以腳色行當區(qū)分有小生腔、旦角腔、丑角腔等,按人物身份、職業(yè)區(qū)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等,表現(xiàn)身段動作的有挑擔腔、飲酒腔等。此外,彩調唱腔中還吸收了一些流行于江南一帶的民間小調,如鮮花調、十月花等。
彩調的音樂伴奏分左、右場,左場為弦樂,右場為擊樂。弦樂有調胡(也叫大筒,類似二胡)、揚琴、琵琶、三弦、嗩吶、笛子等樂器,以調胡為主奏。擊樂的鑼鼓曲牌較簡單,常用的有三點頭、一條龍、一鈸、四鈸等。
同一曲調,可以根據(jù)行當、人物和表現(xiàn)生活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變化,故有“調多共用,板腔細分”之說,如按腳色行當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腳腔、丑腳腔、搖旦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職業(yè)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梅香腔、媒娘腔、和尚腔、強盜腔、神仙腔等;按勞動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擔腔、劃船腔、挖地腔、梳妝腔、飲酒腔等。
曲牌有300余首。音樂伴奏分左、右場,左場為弦管樂,有調胡(類似二胡)、揚琴、琵琶、三弦以及嗩吶、笛子等;右場為打擊樂,鑼鼓點較簡單,常用的有一條龍、四鈸、一鈸、三點頭等。
道具
彩調表演藝術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戲”中最為突出。如步法、扇花、轉身、亮相和旦腳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數(shù)十種。單是丑腳步法就分矮樁、中樁、高樁3大類,其中,矮樁應用最廣。扇子、手巾、彩帶,被認為是彩調表演的三件寶。其中扇子是主要的一件,用舞扇花來表達情緒的有三打五動、圓球扇、高低扇、蝴蝶扇、擺扇、搖扇、波浪扇等,還可當作掃帚、火炬、畫卷、匕首、鐵錘等,故有“萬能道具”之稱。
技法
彩調的表演藝術如眼、手、身法、步法的基本特征,大部分體現(xiàn)在小旦和小丑(包括小生)這兩個行當身上,搖旦(即丑旦)次之。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轉身、亮相、扇花、手花很富有本劇種特色,基中尤以步法最為突出。
如“蹩腳步”、“扭絲步”、“蹬踢步”、“試探步”、“橫挪步”等。旦角的“踵步”、“碎步”、“云步”等。扇子,是彩調“三件寶”(扇子、手帕、彩帶)中的主要的一件。扇子在表演中,還可當作用具和兵器,故有“萬能”道具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