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象祠記》;
《象祠記》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王守仁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苗人翻修象祠一事引出議論,象之所以被苗民祭祀,是因為他在舜的感化下改惡從善,作者宣揚了【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觀點,也就是君子應該修身正德,以德感化天下人,這篇文章具有激勵人改過向善的積極意義,作者從具體的事實得出抽象的結論,并以此作為立論的依據(jù),是作者心學思想的反映,可謂小處見大、立意不凡,整篇文章構思巧妙、見解獨特,但是文中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中第二部分的一段對話,【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里祀焉】,這里是空間加時間,賦予讀者一個立體的概念,意思是說從我的父親、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尊敬信奉這座寺廟,很自然的引起讀者的興趣,并一掃平鋪直敘的呆氣,顯得文章輕松活潑;
尤其是兩個【胡然乎】的運用,既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尋求答案的迫切心情,也緊緊扣住了讀者的思路,整篇文章結構精巧,由敘述轉入議論,銜接自然緊湊,下文議論時引經(jīng)據(jù)典,分析細致人微,同時文筆生動活潑,從舜的德行以及象后來的行為分析其中的原因,邏輯嚴密,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關于《象祠記》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