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
【作者】唐·韋應(yīng)物
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鐘時。野泉幾處侵應(yīng)盡,不遇山僧知問誰。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的是詩人送別叔父時的情景,全詩基調(diào)悲楚凄涼,表達了詩人心中離別的惆悵,和對渺茫前途的憂慮之情,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水邊沙地樹少人稀,滿腹離愁又被晚鐘勾起,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里,不遇山僧誰解我心中疑惑;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先來看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獨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暮鐘時】,孤零零的樹木,易變易逝的沙灘,人跡稀少的水邊路,在這樣一個僻靜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惆悵,和對渺茫前途的憂慮,晚鐘聲中,似乎身與心都迷失了,何去何從,他只有將解脫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
于是詩人寫下,【野泉幾處侵應(yīng)盡,不遇山僧知問誰】,山僧既熟悉世間路,肯定也熟悉出世路,既能指點迷津,肯定也能指點迷人,韋應(yīng)物的這首詩,以日暮送別于沙際路的,特定時間、地點與事件,將心中郁結(jié)的愁思都流露了出來,盡管這本非禪境,但煩惱即菩提,煩惱泯處乃生智慧蓮花,迷途上他對山僧的選擇,將會是解悟的契機;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作者,作者韋應(yīng)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他的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閑淡,同時反映民間疾苦的詩又頗富有同情心,是中唐時期藝術(shù)成就較高的詩人;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下期再見。